“钢铁长龙”铸造师

铁路资讯   2016-09-06 16:31:57  244浏览 作者:邵旭华

谈起钢轨,大家会马上想起来“哐当哐当”的声音,这是列车通过钢轨接头时发出的声音。近年来,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主要铁路干线都换成了无缝线路,而我们看到的无缝线路并不是直接生产出来的上千米、上万米那么长的钢轨,而是由一根根一百米钢轨焊成500米的长轨条,再送达铺轨现场进行现场焊接,最终形成无缝线路。

近日,记者走进西安铁路局工务机械段茂陵焊轨基地,实地探访了西成客专1100公里焊接生产的全过程,目睹了长钢轨的“诞生记”,也见识到了工人师傅们的精湛技艺。

由于实行标准化、仓储式作业模式,走进西安铁路局茂陵焊轨基地,厂区内不见人影,只有传送钢轨发出的轻微轰鸣声。记者一路追随移动的钢轨来到了焊轨基地的核心区域——钢轨焊接厂房。厂房内温度很高,职工都在忙碌着。一台硕大的焊轨机格外引人注意,几名技工正在操作焊机准备焊接钢轨。

“长钢轨的焊接工艺复杂,科技含量高,钢轨接头顶部行车面的平直度偏差,须控制在每米0.1~0.3毫米内,以减少列车车轮与钢轨接触面磨擦而产生的颠簸;接头导向面平直度偏差,须控制在每米-0.2~0.1毫米内,这样达到减少钢轨侧面轮缘与车轮接触面的磨耗和列车左右蛇形晃动。”基地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任立新说。

焊接一根500米长轨,首先需要“焊轨师”对钢轨母材进行几何尺寸、表面伤损检测,将最适合进行配对焊接的钢轨进行标注登记。为了让两根钢轨严丝合缝的吻合在一起,在焊接前必须对钢轨的焊接端面进行精准测量,将1200微米的允许范围划分为6个等级,每200微米一个等级,同个等级内的钢轨可以进行配对,将焊接对接时产生的误差减到最校

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在钢轨焊接母材外观检测岗位,检测钢轨端部尺寸的各种尺子等计量器具多达15种,每条钢轨母材的检查项目16项,用于检测的塞尺可以说是薄如蝉翼,每项检查精度的允许误差都要求50微米之内,比一张打印纸还薄一半。

在母材配对好后,然后经过轨端矫直、焊前除锈、钢轨选配、钢轨焊接及打标、焊筋粗铣、粗打磨、焊缝热处理、焊缝时效、焊缝矫直、焊缝精铣、焊头平直度检测、焊头探伤等13道关键工序最终加工而成,焊接好的每一个钢轨焊缝质量必须内外俱优,整体性能与钢轨母材一样,焊缝强度经得住20年行车的考验,这样才能被认为合格工艺出厂运送现常

在批量钢轨焊接之前,工人师傅们要按铁路行业标准对准备焊接的钢轨进行型式试验,只有经过连续25个落锤、15个静弯、3个疲劳试验200万次不断等10项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开始正式生产。

王星、蔡瑞林虽然刚上班两年,但如今已能够独立担当“最核心”的焊接作业。王星全神贯注地操控焊机操控台,两根除锈过的钢轨开始“亲密”对接、对位校正。“尽管设备用的是自动化技术,但有些时候还要靠‘手感’去精调,而这个手感就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王星告诉记者。只见他一手操作操控台,一只手搭在钢轨的截面上,确保焊接面严丝合缝地在一起。

对接好后,紧接着,进入焊接状态,经预设的闪平、预热、烧化程序后,焊头逐渐升温,直至颜色臻变成碳火红,焊头的最高熔点温度超过1300摄氏度。经过几秒钟的顶锻过程,两根钢轨端面在高温下迅速融为一体。

短短几分钟,焊机停止工作,焊接完成的钢轨被缓缓推倒检查测量点。此时,焊接工蔡瑞琳快速奔向焊接好的发红的焊缝前,在离焊缝不足15公分处,迅速拿起铁刷、波磨尺对焊缝分别进行除渣、错边量测量,确保焊接质量。

站在焊缝一米多处,笔者便感受到迎面扑来的一种烘烤。不足四五分钟的检查过程,蔡瑞林和王星的脸上脖子上布满了汗珠。蔡瑞林告诉记者,刚刚焊接好的焊缝温度高达七八百度,不管是在夏天还是冬天,常常是满头大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身衣服伴着黏湿感紧紧裹在身上,难受的受不了。

记者在现场算了以下,王星和蔡瑞林完成一个焊缝焊接整套工序平均需要15分钟,按照一个班8小时32个头的目标任务,从一上班开始,他们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

在确定好焊接质量无误后,沿着钢轨磙道线的传送方向前行,步入精整作业区。“口兹口兹……”不远处,传来金属的摩擦声。寻声望去,焊后的打磨现场,弧光阵阵、焊花飞舞。记者看到,焊接后的焊头,正在电脑操控下进行着一系列外观矫直、铣削、平整、超声波探伤检测等作业工序。

焊轨车间质检班工长王勇是个80后,为了确保焊缝质量万无一失,他带领班组人员坚守在“冷线”岗位上,从事钢轨精整,主要是对焊接后的长轨焊头进行外观矫直、铣削、平整、超声波探伤检测等作业,是确认轨缝质量合格,装车供应现场的最后一道“安全卡哨”。

  为此,“冷线”上的他们便会使出十八般武艺,运用抗断落锤等科学检测手段,为每一条钢轨的安全质量戴上“紧箍”。

首先是检测焊接头内在质量的稳定可靠性,承载能力是否达标。技术人员在每次焊接生产500个接头后,都必须进行5个焊头的落锤试验,5个焊头都必须达标,这样才能证明焊接工艺的可靠性。

  落锤试验,是对长钢轨焊接质量卡控的重要一环,就是将1吨重的锤头自5.2米高度自由落体,锤击焊头1次不断,连续锤击5个焊头不断则为合格,而这项检验标准目前也是全世界最为严格的工艺方法。

为了打造放心长轨,任立新告诉记者,他们所调试的工艺参数焊接出来的焊头必须达到2锤不断,连续30至40个才算合格。

问起钢轨焊接工艺为什么要求这么严,王勇说:“面对当下高速运行的列车,钢轨焊头一旦出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焊轨行业里有这样一句话,足以证明它的分量,那就是‘一个焊头等于一千个人头’。

每条长轨接头最后还须接受“B超医生”的检查,主要是运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接头的全身进行无损检测,通过超声波波形的变化进行判别,验证接头是不是有“脖,“病情”轻重如何。有“脖就开刀,把不达标的接头切掉,“无脖者给予健康证明,准许出厂。

在堆码整齐的轨垛上,刚刚三十出头的探伤工李军峰正在一丝不苟的对焊接好的钢轨焊缝进行探伤。李军峰说,按照焊接工艺和探伤要求,一次探伤合格即可,但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安全可靠,万无一失,他就自己额外增加工作量,做焊缝二次探伤。

2014年1月,焊轨基地扩改建结束,也首次引进了最先进的钢轨焊缝闪光焊机、数控精铣机、四向矫直机等新型工艺装备 以提升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等级。但是,新工艺涉及现代先进控制等技术,当时无经验可借鉴,无规律可循。基地领导出于信任,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了平时就爱钻研技术的80后青工卢佛浚

  尽管卢佛俊在西南交大学学的是工程机械专业,但面对这些先进的装备,仍让他一时感觉到“老虎吃天,无法下抓”。可他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天天加班加点学习理论,现场不分黑明的操作实验,最终成长为焊接岗位上的技术大拿。

在基地现场,设备检修工刘高学身挎工具包忙碌在各种设备间前。作为基地的设备维修大拿,刘高学的班组职工每天的工作量是对基地的68个电弧炉、4个龙门吊、300多个动力滚筒等众多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常常是昼夜加班。

“焊轨工作是一个完整的流水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造成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检修工作非常重要,不管是夏天的酷暑或者暴雨米,冬天的严寒,随时在第一时间,把故障消除在萌芽当中。刘高学一边检查着设备一边对记者说。

钢轨焊接和检查好后,就被运往成品台,在成品台处,记者发现,一排排焊接成品的长钢轨,呈“品”字形叠放在轨场上。因为长度达到了500米,这些长轨像充满韧性的“面条”,它们被36多台大型龙门吊的触手“叼”起来,依次转运到500米长的专用列车上,随后发往高铁铺设现常

西安铁路局茂陵焊轨基地共有职工137人,年轻职工占大多数,从5月6号接到任务到8月31号,115天已经焊轨300公里。眼看着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即将进入铺轨关键期,虽然一直都没有休息,但大伙都希望用一双手,一股劲,用自己的汗水确保焊轨早日完成。

对工艺的深入研究,对标准的严格要求,对质量的严格把关,造就了高质量的高铁钢轨。在2015年全国16个钢轨焊接基地的技能竞赛中,西安铁路局工务机械段茂陵焊轨基地以高标准的焊接工艺、过硬的焊接质量,一举夺得竞赛第一名,成为全路高铁钢轨焊接工艺和质量最好的焊轨基地。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