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多点开花
铁路建设 2016-11-04 08:48:18 0浏览 作者:原本用图纸表达的设计,现在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大到一座高铁车站、小到地下管网一颗螺丝钉都能通过模型虚拟呈现。这就是神奇的BIM技术。苏北铁路有限公司在徐州至盐城铁路工程建设中, BIM技术应用已多点开花。
正线全长316公里的徐盐铁路自年初开工以来,苏北铁路公司把BIM技术应用于轨道、特大桥工程建设中。
全长31公里的跨徐洪河特大桥是徐盐铁路重点工程,其承台施工是线下施工中的关键。以往用纸质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的效率、效果经常不够理想。可视化作业指导书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中铁十五局集团徐盐铁路指挥部制作的一部时长12分30秒的承台施工“电影”中,承台施工8道工序流程、技术要点、注意事项以三维动画的形式逐一呈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只需看上一眼,就对其中工序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全线跨度最大的跨新洋港斜拉桥的施工单位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徐盐铁路指挥部总工程师岳雷介绍说,他们用上BIM技术编制出承台基坑、钻孔桩、连续梁等三维可视化作业指导书后,用智能手机在微信群中便能完成技术交底。技术人员通过三维可视化作业指导书中的虚拟影像向作业人员讲解技术参数、施工要点。作业人员随时用手机点击放大、缩小,清晰地查看每处施工结构尺寸、局部特征,迅速掌握施工过程中操作、安全、质量卡控要点。
BIM技术可根据特大桥施工要求,自动生成形状各异的钢结构设计图,实现排版图输出、加工程序输出、虚拟切割。“数字化加工提升着钢材原料排版出图及余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中铁四局集团工程师王宁平深有体会地说。
他拿出了一组数字:以传统图纸排版方式,钢结构加工厂加工1万吨钢结构、配件、杆件需要3名技术人员、耗时60天才能完成出图,而现在仅需1名技术人员就能在60天内通过参数化BIM模型导出数控文件,再生成工厂加工用的SMARTNEST数控代码文件。按照数控代码文件进行加工还能减少1000吨钢材损耗。
在建造特大桥梁过程中,钢结构的安装调试历来是难点与关键点。运用BIM技术可顺利实现对钢结构的虚拟安装。“我们在虚拟安装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修正了原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安装工效。”从事工程建设多年的岳雷对BIM技术这项功能大加赞赏。
桥梁占徐盐铁路线路总长的92%,桥梁施工自然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中铁四局集团在苏北铁路公司指导下,运用BIM技术建立起Tekla桥梁钢结构模型。他们把所有桥梁钢结构在Tekla模型中先进行虚拟安装,在虚拟安装过程中发现原设计图中存在与现场实际有差异的问题与缺陷。
王宁平指着一张图纸说:“在虚拟安装中,我们找到这处桥梁钢结构E5杆视图右端孔群与E6杆视图左端孔群位置不符的设计缺陷。”项目部运用Tekla模型发现了钢结构尺寸定位缺失、构件与设计图位置不匹配、杆件甩孔位置不符等5类设计问题。“施工单位运用Tekla模型试装发现的问题,经过我们与设计单位沟通,及时修正原设计图中与现场不符的设计信息,避免了钢结构在现实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从源头上降低了质量风险和工期风险。BIM技术无疑会在徐盐铁路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苏北铁路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钱利平不仅毫不吝啬地点赞,而且对BIM技术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