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总动员
铁路一线 2016-03-03 10:07:50 0浏览 作者:通讯员蒋雪梅张婕
今年春运,对于内江车务段职工袁红英一家人来说,意义与众不同——春运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一家三口的心更近了。
袁红英是该段宜宾站的售票员,坚守岗位30余天没有休息。其丈夫张灿是该段宜宾南站的助理值班员兼车号员,利用休班时间到宜宾站义务支援春运7次。儿子张英杰是宜宾市第六中学高二的学生,主动请缨来到宜宾站担任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15天。“以前,儿子不太理解我们的工作,一到放假,少不了抱怨我们没有时间陪他。”袁红英说。可是,经过今年春运的工作实践,亲眼所见、所感、所思,这名17岁的小伙子一下子懂事了。“以前我也去看过母亲上班的情形,还觉得售票工作十分简单。但这个春运,我看到母亲连续上班一个月,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每天要说五千来句话,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声音嘶哑,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她工作的艰辛。”张英杰在自己的工作日志里记录下这么一段话。
春运期间,前来购票、咨询的旅客络绎不绝,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张英杰在负责售票厅维持秩序时,总免不了向8号窗口看去,因为袁红英就在那儿忙碌着。看到8号窗口前有人插队,张英杰立即上前劝阻,请旅客排队购票。看到一位大爷因听力不好,未能理解到袁红英提供的出行建议,张英杰立即上前耐心解释,帮助大爷顺利买到了从贵阳中转去杭州的车票。看到袁红英嘴唇有些干裂了,张英杰心疼地比划着手势,让母亲喝口水再继续工作……
其实,这些都被袁红英深深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工作辛苦,但心里暖暖的。连续上班20多天,袁红英的嗓子已经嘶哑,喉咙有些充血。车站安排她休息2天,但袁红英拒绝了,她说:“节后购票旅客多,车站人手又紧张,我还能坚持。我也想给儿子做个榜样,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这让张英杰对母亲多了一份理解和敬爱之情。在担任春运志愿者期间,他最常去的服务点就是售票厅,因为在那里,他抬头就能看见窗口里的母亲。
袁红英的丈夫张灿也同母子俩一起,奋战在春运一线。春运前,张灿像往年一样,主动请缨参加宜宾南站组织的“邻站保春运”活动。张灿说:“平日里,我主要是干接发列车工作,少有机会接触客运工作。这次能和老婆、儿子一起服务春运,觉得很有意义。”
每到休班时间,张灿就会出现在宜宾站,在候车室、站台上奔波忙碌。他和儿子在服务重点旅客工作时更是一对“好搭档”。
“今天K829次列车有重点旅客6人,抱小孩的李女士行李多,没有同行人,需要帮忙提一下……还有背着背篓的王婆婆,她腿脚不太方便,得跟列车员交接一下。”戴着小橙帽的志愿者张英杰与前来接力的张灿认真地交接着。
“好,知道了。”张灿与张英杰对视着笑了笑,随即查看了旅客的车票,与几个同事帮忙提上行李,往站台走去。
这对父子兵就这样配合着,护送了上百名重点旅客进站。在15天的志愿工作中,张英杰渐渐体会到了铁路工作的意义所在。“这个春运确实让儿子懂事不少,以前从来不做家务的他现在知道刷碗、洗衣服了。”张灿高兴地说到。
“今年的春运是我过得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一个,能够与父母亲一起服务春运、帮助旅客,让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真谛,也看到了父母亲朴实的敬业精神。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这是张英杰对父母的心声。
“明年,你还会来当志愿者吗?”2月22日,宜宾站另一名志愿者问张英杰。
“会,以后每年我都会来,因为我的父母亲他们每年都会在这里等我。”张英杰肯定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