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新站第一笔——写在阆中站开通之际
铁路一线 2016-01-09 00:09:16 0浏览 作者:本报记者姚华 通讯员蒋玥
上月30日20时许,成都至广元K9436次列车驶入阆中站。当雪白的车灯由远及近、越来越亮的时候,站长刘桃均内心波澜渐起,他说:“在大众的关注中,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这么多天来大家的辛苦付出,就差要流眼泪了。”
去年初,兰渝铁路沿线站房还未成型时,重庆北车务段主管后勤的副段长就带领各科室相关人员开始追踪站房建设情况。前期,该段每个月都要与兰渝铁路建设指挥部对接,重点对一些施工设计问题,比如房屋功能调整、行包通道设置等进行磋商。而到了装修阶段,重点则是对设备安装进行指导,对不合理的安装督促施工单位调整。
刘桃均是去年11月12日才从该段保卫科“下派”到阆中站负责行政工作的,从那时起,阆中站的开通准备工作便正式拉开了帷幕。
进入新线后,摆在刘桃均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设备设施进行静态验收和消缺。刘桃均告诉记者:“我接手时发现客运设施问题40个左右。形成问题库后,我的任务就是督促施工单位逐一进行整改。”
货场门卫监控室本应在车辆出入大门处开一窗户,但因设计疏忽,窗户开在了其他方向。对此,刘桃均反复与施工单位交涉,最后终于得以解决。
阆中站现有干部职工19人,大部分是新入路的高职生。“之所以选年轻的高职生到这里工作,是因为我们希望新站有新气象。年轻人就像一张白纸,只要经过正确的引导和培训,他们就一定能成为新线的亮点。”刘桃均说,“阆中是历史文化古城,来往旅客很多,是社会了解铁路的窗口。因其特殊,我们不敢懈担为此,段、车间对这批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多层次的培训,内容包括安全、业务、礼仪、设施设备使用等知识。”
年轻的乌日嘎木拉是一名蒙古族姑娘,汉语不是很好,对四川话更是听不懂,刘桃均就告诫她不要着急,慢慢来。为了让她尽快适应车站工作,刘桃均有意把她放在一些需要与人沟通的岗位,“她越是听不懂,我就越要把她放到售票、检票这样的岗位,给她锻炼机会,让她在压力中成长”。小姑娘很聪明也很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已能从旅客的口型上判断对方的意图……
阆中古城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具有辉煌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具有一流的观赏性与历史纵横感。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铁路对阆中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阆中市政府和民间对铁路的开通充满了期待。
新线开通前,阆中市政府专门安排铁建办主任每天与车站对接,对车站交通线路配置、广场治安等事宜进行磋商。“之前我有7年的站长工作经历,经常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所以沟通起来没有障碍。”刘桃均说,“车站开通之日,地方政府还专门送来了10多盆盆景,足见路地之间的友谊。”
刘桃均去年11月入场时,阆中站站前广场还是一片废墟。眼看开通期渐近,但车站还处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他于是请求地方政府在广场上先抢修一条临时通道出来。由于阆中站是两层设计,所有车辆换乘都在地下一层,要在地上抢修出一条临时通道,意味着所有的施工程序都要被打乱。刚刚提出这个请求时,地方政府感到很为难,但经过多次沟通,政府派出市发改局局长亲自协调,最终在上月29日中午抢修出了一条临时通道。
上月31日,记者到阆中站采访时,走廊里还不时有刺耳的电锯声传出,站前广场也还在抢修之中。刘桃均说:“虽然车站已经具备了通车能力,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配套工程仍在施工中。”
与刘桃均一起进驻阆中站的首批干部职工有8人,那时车站周边都没有吃饭的地方,他们吃了一个月盒饭。“好不容易到外边去吃顿饭,但走路就要走几公里。住的地方连水和电都没有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首批进驻的干部职工至今没有一人请假休息,大家都一门心思赴在新线安全运行工作上。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现在车站终于能正常运转了。”刘桃均说。
40岁出头的刘桃均是军人出身,曾在山西平遥古城服役。这次到古城阆中工作,按他的话说:“我好像和古城有缘分!”能任古城首任火车站站长,刘桃均感到无尚光荣。上月25日晚,当阆中站售票系统接入路网开始具备售卖火车票功能时,刘桃均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身份证打了一张火车票。他说:“我要永久保留这张火车票,铭记这一历史时刻。”
春运即将开始,新线刚刚开通,阆中站广受关注。这些因素让刘桃均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但他告诉记者:“我有信心把第一笔画好,把阆中站打造成兰渝铁路第一站。当然,这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从更高的高度去思考,加强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我希望等我老的那一天,阆中站的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