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铁路一线 2015-12-03 08:27:39 0浏览 作者: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兰州电务段职教科科长李延红带领15名“李延红工作室”成员参加竞赛。经过激烈角逐,他们斩获了所有项目的第一名,取得了全局电务系统10年来职业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在全局上下引起轰动。
“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李延红经常说。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李延红工作室”先后培养出31名“高精尖”技术人才,其中5人分别走上车间主任、副主任和车间党总支书记岗位。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兰州局充分发挥“李延红工作室”的典型引领作用,立标打样,以点带面,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热潮,一批技能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瞄准全路一流,立足创新发展,“栽下梧桐引凤来”
近年来,针对铁路运输能力不断扩充、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安全标准不断提高、新技术广泛运用的实际,兰州局从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谋划全局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龙头工程抓实抓细,努力建设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该局坚持人才强局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等机制,突出“高精尖”导向,着力培养现代化铁路建设和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他们以“精神面貌好、技术业务精、综合素质高、文化修养高”为目标,按照“培育精英、专业引领、技术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坚持“破解生产新难题、打破技术新壁垒、创造安全新业绩”的培养方向,发挥优秀师傅业务精湛、带徒经验丰富的优势,全面加强专业技术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工作。
通过深入调研、反复比选,兰州局将目光锁定在连续7年带队参加全路职业技能竞赛,并且培养出10名全路、全局技术能手的李延红身上。为了在最短时间里创建全局一流、引领创新发展的工作室,李延红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天6时出发,深夜回家,盯进度、抓质量、补短板。在兰州局、兰州电务段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延红工作室”在全段选拨师资力量,搭建教学平台。兰州局先后为工作室配备了价值12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搭建了ZPW—2000A轨道电路、道岔转辙设备、联锁设备、电源设备、信息设备以及LKJ车载设备6个实训平台。
2015年,位于兰州北站的“李延红工作室”初步建成。走进“李延红工作室”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耀兰电”明星墙,上面十几名全路、全局技术能手和安全标兵形成了一道亮丽的人才风景线。这里文化氛围浓厚,多媒体教室设备设施齐全,分析研讨室、技术大讲堂、室外练功场等标识醒目。
<p>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考评体系,“卧薪尝胆修武功”
兰州局瞄准全路一流,立足安全生产,以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实战水平为抓手,把“李延红工作室”打造成电务系统高技能人才的“孵化潮。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掌握电务信号设备调试和排除故障的本领,李延红不厌其烦地请教师傅,与同事比技能、向同行学要领,满脑子都是信号设备和电路图。他加班加点啃专业书本,深入现场研究故障处理技巧,以对电务信号事业的热忱在学员心中点亮了一盏灯。
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李延红是勤于钻研的“一根筋”,是乐于吃苦的“带头人”,是甘于奉献的“工作狂”。参加工作20年来,李延红始终没有放松对新技术的学习和钻研。靠着这种韧劲,他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也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好徒弟。从2009开始,他连续带队参加全路、全局职业技能竞赛,先后带出10名全路、全局技术能手,自己也获得了全局优秀共产党员、金牌教练等荣誉。
“李延红工作室”是兰州电务段学技练功的一个典型,但并不是谁都可以来这里学习深造。
工作室里的要建萍、葛正军等8名教师来自全段管理、技术和生产一线。他们都是优中选优的技术尖子、能工巧匠,肩负着解决生产技术瓶颈、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培养专家型能工巧匠的使命。
目前,工作室内有巧治机车疑难杂症、被誉为“机车‘黑匣子’诊断师”的全国技术能手薛琦,有整治信号设备安全隐患又好又快、被职工誉为“电务神探”的全路技术能手赵强等一批高技能人才。
张雅兰是工作室里年纪最小的学员。为了练习快速处理道岔故障的“绝活”,她在道岔钢轨内夹上石头,对着仪器仪表,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反反复复,直到完全熟练为止。经过苦苦练习,在2015年全路电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她取得了电子电器故障排除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一流的工作室要有一流的制度。“李延红工作室”建立了责任考评奖励制度,对最优教师和学员进行奖励,按时发放教师津贴,优先提拔、重用最优学员,激发了学员认真学、踏实练、早日成为能工巧匠的练功热情。
工作室将电务故障处理技巧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采取封闭教学、现场模拟等方式,开展最直接、最简洁、最有效的培训。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工作室提炼出了“四个反复”特色教学方法:反复考,考到烂熟于心;反复练,练到熟能生巧;反复讲,讲到融会贯通;反复比,比到眼疾手快。“四个反复”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工作室为每位学员建立了学习档案,以学员互评、教师点评、定时考评等方式,不断提高学员实战水平。
2015年11月18日,为检验学习效果,李延红偷偷剪断了配线,学员盛日兴被叫来排查故障。连续几天练功,天天被毒辣太阳暴晒的盛日兴,毫无倦怠之意,经过仪表测试、按钮检查、继电器复测,很快找到了被剪断配线的地方。
经过千锤百炼,工作室毕业的31名学员均实现了“维修标准如数家珍、故障处理眼疾手快”的培训目标。工作室解决了现场维修中交流电源接地等5个设备难题,发明了箱盒快捷开箱器、ZD6型道岔可转动式调整扳手等9种新工具,取得了“绝缘动态测试标准及方法”等8项成果。
落实创建标准,品牌示范引领,“星火燎原古丝路”
10月中旬,兰州局组织全局各部门负责人参观了“李延红工作室”,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确定了“打造一个优质品牌、建设一个优秀团队、推动一批职工成才”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打标立样、全面带动”的工作思路,他们完善了《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细则》《技能工作室考评管理实施办法》等15项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使用的规定和制度,利用媒体宣传推广“李延红工作室”的经验,让更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兰州局积极拓展“李延红工作室”创建范围,以点带面在电务系统各车间建立了“李延红学技练功工作站”,为每个工作站搭建小型练功平台,把工作站培养出的人才,合理分配到车间、班组,确保了每个班组都有业务尖兵带动,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他们初步构建了“中心有室、车间有站、班组有尖兵”的三级快速应急反应体系,进一步扩大了“李延红工作室”的品牌效应。
9月19日,工作室骨干教师田毅被电话吵醒。“陈官营站上行反方向发车、机车在IAG区段掉码,请尽快到站指挥。”他迅速赶到现场,快速判断并成功排除故障。
在“李延红工作室”品牌的示范带动下,兰州局先后打造出嘉峪关机务段“于荣昌‘机车120’技能工作室”、银川工务段“黄涛探伤技能工作室”等58个高技能人才工作室。“黄涛探伤技能工作室”的学员孙阳阳在2015年全路工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钢轨探伤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一个个技能工作室的培养下,能工巧匠越来越多,为铁路安全运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p>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