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山崖的“夫妻档”——内江工务段内六线K263防洪看守点见闻

铁路一线   2015-10-10 09:09:40  0浏览 作者:唐洁

图为余天元正在用望远镜观察远处山体。

本报记者 唐洁 通讯员 许书桃

“K263防洪看守点,列车28008次接近。”“列车28008次,K263防洪看守点正常通过。”几分钟后,一列货车呼啸而过,快速消失在小关溪隧道中。

9月14日,时间才刚过7时,看守点的列车通过记录本上已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十多趟列车的通过情况,接车、记录信息这只是该看守点看守工余天元工作的一小部分。

K263防洪看守点坐落在内六线263公里690米处,看守棚搭建在紧靠山体护坡一侧。站在山脚,抬头仰望是直入云霄的高山,对岸,另一座高山隔江相望。两山狭长的山谷间,蜿蜒着内六线铁路、水麻高速路和关河,而火车、汽车、渡船三种交通方式也让这座峡谷显得格外“热闹”。

这里的看守人员是一对夫妻,丈夫叫余天元,妻子叫吕光珍,从事铁路看守已经十个年头,来到K263看守点也有五年多时间了。“除了我俩,我小儿子余伟也是看守人员,一家人在一起看守一个防洪点,搭档方便、思想统一。”余天元一边介绍一边放下手中的笔,拿上对讲机、信号旗等,开始对线路、山体、护坡等设施、设备进行定时巡查。

余天元来到内江端小关溪隧道前,用望远镜对着山体观察。顺着他望的方向,可以看到半山腰一处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支撑和挡墙。“那是去年修建的,有了这些支撑和挡墙,这一处的防洪隐患小了不少。”

谈到该处防洪设施,让余天元的思绪回到了2012年。就在一场暴雨过后,一块大石头带着无数碎石从山上滚落,直接砸在了隧道棚洞上,发出的闷响声引起了正在雨后巡查的余天元的注意。他寻着声音迅速赶去,借着手电的光亮发现一块大石头躺在隧道口的棚洞外侧,山上还有碎石不停地滚落下来。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余天元立即进入棚洞查看险情,只见棚洞顶端被砸出了一个小窟窿,余天元赶紧呼叫车站、工区封锁区间。

经过这次险情后,每次巡查余天元都会特别注意,要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一番,哪怕去年已修建了支撑和挡墙后,他的这个习惯仍保持至今。

检查完内江端,余天元调头开始检查昭通端。沿着线路一路检查过去,在三百米外,一处棚洞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棚洞施工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建好以后又可以缓解不少防洪压力。”从余天元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一名普通看守工对防洪工作的严谨态度。

检查完所有设备、设施,用时二十分钟,平均每两小时一次,昼夜不间断。回到看守棚,余天元仔细地在记录本上填写检查情况。因为妻子怕黑,晚上的值守和巡查都由余天元负责,白天也只是间断地休息几个小时。

利用丈夫巡查设备的时间,吕光珍已经做好了早饭。“咱们本地人都是一天吃两顿,上午十点左右,下午四点左右。”今天的第一餐,吕光珍将昨天的玉米馍馍在电饭煲上蒸热。“玉米是我们自己种的。”就在看守棚的后面,几块开荒的地里种着玉米、花生、辣椒等农作物,算得上是自给自足。

不远处,一股山泉水飞流而下,看似清澈的水,却并不能作为他们的饮用水源。“这水不卫生,山上有村民居住,生活污水夹杂其中,不能饮用,只能用作浇灌。”吕光珍说。看守点的生活用水都是余天元利用妻子看守的时间,去一公里外挑回来,挑水的工具就是几个装过食用油的空罐子。

看守点离他们的家比较远,离乡镇也有一定距离,而且交通十分不便,必须乘船渡过山下的关河,然后走对岸的乡村公路。“每次回家或到镇上,都要花费五元钱渡船,十元钱乘车,这样一个来回就要三十元交通费。”余天元掰着手指算着,然后总结似地说:“所以,我一年去镇上四次剪头发,其余时间在看守点,基本不回家,现在K263看守点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谈到K263看守点这个家,余天元很是珍惜。为了能让家人在这个家工作、生活得舒心、方便,他自己花钱、花时间,在看守点板房后面,用木材、竹子和篷布搭起一个简易厨房和卧室,让K263看守点有了点家的感觉。“在这山里头看守,每天就是和钢轨、火车、司机打交道,偶尔会有作业人员路过,进来喝口水。工作很枯燥,巡完线路没事时,只能跟老伴聊聊天,回忆回忆过去的事,一天就过去了,慢慢地一个月、一年也就过去了。”虽然觉得日子比较单调,但余天元却很是满足,每天尽心尽力地守好这段线路,时刻将安全放在心中。“从我2010年接手K263看守点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事故。”他拿出收藏的荣誉证书,竟然有厚厚的一叠。到今年,他们已经连续五年被评为段上的“先进看守人员”。“K263防洪看守点,客车5636次接近。”列车的呼叫,让余天元立即进入到工作状态,在再次查看线路无异常后,他回复道:“5636次列车,K263防洪看守点正常通过。”

整理好着装,戴好安全帽,拿上对讲机和信号旗,余天元走出看守棚,站得笔直。一声汽笛,列车呼啸而过,带起一阵劲风,将他衣袂飘飘的背影定格在坚守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