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团圆心亦安——记新乡桥工段工友的中秋节

铁路一线   2015-09-25 16:35:40  212浏览 作者:常程杰

中秋节,举家团圆的日子。新乡桥工段负责维护的京广、新焦、新菏三大干线上南来北往的旅客运送量陡然增大,为了确保线路安全畅通,让更多旅客能安全正点到达,该段干部职工甘愿“舍小家,为大家”,用坚守和责任书写下一个个“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团圆心亦安”的动人故事。

安全 责任 担当

“媳妇儿,我今晚就不回去了,咱爸自己在家,你照顾好。”说出这句话的是新乡桥工段淇县线路车间鹤壁工区工长孙兴亮,对于身为工长的他来说,逢年过节值班就成了他自认为应该做的。

在今年8 月3 日,豫北上空老天突然“ 变脸”,从赤日炎炎到大雨如注,几乎没有过渡。 本应回家休息照顾老父亲的孙兴亮脸色明显沉重了起来,他立即叫上三名工友出来巡视线路。巡视到京广上行线K532+880m—K532+900m 处,孙兴亮突然喊道:“坏了,线路下沉了!”只见上行线20米长的线路间,路基石砟下沉约20毫米,4根轨枕齐齐悬空,下行线路基也下沉约25毫米。此时,Z97 次旅客列车正由北往南驶来,K818 次客车也从南往北越来越近,上下行线都突发严重水害,对列车和旅客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封锁线路,马上!马上!”孙兴亮一边安排在来车方向设置防护,一边呼叫工区驻鹤壁车站联络员。经过孙兴亮和工友们在雨夜中6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当晚21时48分恢复了这条“大动脉”的畅通。

就这样,一起可能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的隐患被消除,孙兴亮也成为了该段的“安全功臣”。

莫到心血无偿处,待到秋来果满枝。多年来,在孙兴亮的带领下,多次被评为段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双文明先进班组、自控型班组等荣誉称号,他也多次被评为段优秀班组长、四先先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他用优异的安全成绩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一个人 一座桥 一辈子

“掉漆、螺栓松动、防爬器松动,都有可能造成事故。”对于这座大桥上的设备,陈忠印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作为新乡桥工段东明桥梁车间的一名桥梁巡守工,他在这条亚洲第一铁路桥上巡守了25个春秋,而他负责的这个3.2公里路段,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

今年中秋节,笔者再一次走进了陈忠印,走进了他这守护了25年的大桥。

爬上离黄河12米高的大桥,推开屋门,陈师傅热情的把我们请进了屋子。谈话间,他又一次为我们讲述了那次惊险的意外,“那年冬天,我一人在桥上巡视,突然脚底一打滑,整个人一下子滑到了,背的包一下子甩到了黄河里,幸亏护栏挡住了我,当时可把我吓坏了。”

环视屋子里,锅里煮着面,桌子上放着一块没吃完的月饼,让笔者心头一酸。

谈话间聊到了陈师傅两年以后的退休生活,他说:“虽然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自己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是这座桥就像我的孩子,还是有些舍不得。”朴实的话语,流露出了陈师傅对于这座桥的感情。

一个人,一座桥,一辈子,我想这是对于责任最好的诠释。

那人 那屋 那面旗

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分外明亮,刘春林作为新乡桥工段延津线路车间的道口工,这已是他在新菏线27#道口度过的第12个中秋节。老刘负责的道口地理位置特殊,前方曲线半径小,弧度大,来往行人密度大。在这条新菏线“亿吨煤运通道”上,平均每8分钟都会有一列重达5000吨满载煤块的列车驶来,这使老刘身上的责任与压力陡然增大。

列车驶来,,只见老刘有条不紊的放下栏杆,面向列车,手拿旗帜,目送列车安全驶过,煤灰打在那张苍老的脸上,他却一动不动,稳如磐石。当列车驶过,抬起栏杆,指挥行人车辆井然有序安全通过。

“栏杆,防护桩,闸刀……都需要我来维护保养”对于道口上的每一处设备,刘春林说:“这画面就像照片一样印在我的脑子里,每一处的设施一个都不能少!”

正值秋收时节,拖拉机来往频繁,老刘清晰记得2011年中秋夜,一辆拖拉机由南向北通过道口,“拖拉机乱档了,动不了了”司机大喊。“老杨,快推上下行短路闸刀”老刘一边用对讲机通知驻站联络员,一边指挥民工老杨。900米,800米,700米……列车在距离道口400米的位置停了下来。“当时我后背都出了一身冷汗”说起那件事,老刘描述起来还像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

12个中秋夜,陪伴老刘的是道口那间简陋的屋子,一面褶皱的黄旗。无论冬三九夏三伏,他都默默的守护道口的一方平安;漆黑的夜晚,一轮圆月,巡守房里依然透出微弱的亮光,陪伴他的还有一列列呼啸而过的列车。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年中秋夜。铁路安全的运输离不开这些默默坚守的工务人,一代代默默奉献,一年年精检细修,他们用勤劳、朴实、负责任的态度,确保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