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里的大学生

铁路一线   2015-08-17 16:15:30  浏览 作者:何欣

“嘿,小周又在研究什么呢?”,“没什么,这不最近班组更换HXD型的标志灯有点多,我想拆开看看是什么原因,能不能通过改造降低故障率,避免咱们干一些冤枉活。”这是检修车间专修组大学生周易与工长罗金波的一段对话。

大学生周易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自2010年参加工作分配到安康机务段检修车间专修组从事机车检修工作以来,没有以“本科”一纸文凭傲居,而是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热情满满的投入到一线岗位。5年来,他虚心学习业务知识,刻苦专研技术,多次在段、车间技术比武活动中取得名次。他还利用在大学里学到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将检修自制的工装设备做成PPT软件进行宣传。

进入夏季,细心的周易发现HXD型机车标志灯故障较多,大大增加了作业岗位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周易利用作业过程、业余时间对HXD1、HXD2、HXD3D型机车的标志灯进行拆解分析。他终于发现造成故障的原因是标志灯灯盘电路裸露在灯盘外侧,密封不严,雨水滴入引起电路板短路烧损。针对这一问题,周易在标志灯灯盘外层电路涂刷一层绝缘密封漆和密封胶的方式,提高灯盘绝缘等级。通过反复的淋水试验进行验证,有效地提升了电路板绝缘强度,避免了标志灯烧损问题的发生。

专修组罗工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灯盘300元左右,按一台机车更换1个标志灯,一个月80台修程机车计算;单这一项每月就可节省检修成本2万4千元。罗工长笑着说:“原以为车间派来个绣花枕头,没想到让我捡到了宝贝疙瘩”。

  • “反向”培训为行车安全打“补丁”
  • 安康机务段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暑运杯”游泳比赛
  • 安康机务段分层分批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 图片:检修人员冒着55度的高温检查机车状态
  • 段里有支“挑刺队”
  • 安康机务段全力冲刺路局安全生产3800天
  • 安康机务段“五个到一线”凝聚人心
  • 用科技手段扫除现场控制“盲区”
  • 安康机务段新工接收工作“从心”开始
  • 安康机务段防洪信息“e网打尽”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