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防洪安全——重庆工务段川黔线科学防洪侧记

铁路一线   2015-07-14 09:25:52  0浏览 作者:付世坤

本报记者 付世坤 通讯员 罗浪

7月6日,重庆暴雨初晴。10时许,记者来到重庆工务段,该段党委书记告诉记者,防洪工作是全段基础水平、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后勤保障的综合体现,全段所有职工都是防洪工作中的“运动员”。

“虽然去年我段取得了防洪攻坚战胜利,实现了防洪安全年,但在灾害预防、预警环节方面还做得不够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强化以雨为令的安全意识和加强防洪安全隐患判识,促使我们对过去的搜山扫石、隐患排查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加强。”该段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为此,该段专门召开段长办公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和职代会进行专题研讨,最终决定加大科技投入助力防洪防灾工作。“只有找得准,才能‘对症下药’,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战山斗水、迎接暴风雨的挑战,确保铁路安全畅通。”该段党委书记说。

航拍助力隐患排查

川黔线沿山而建、沿河而修,穿行于崇山峻岭。沿线山高坡陡、地势险峻,上有危岩孤石遍布于山体坡面,下有河流交错相连,沿线河水湍急、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繁、植被茂密,隐蔽的隐患较多。该段进行设备检查和隐患排查时,在81公里至102公里、121公里至136公里区段利用无人机航拍,通过收集到大量的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形地貌、水系分布,通过分析存在安全隐患的处所,对病害的判识更加准确,该段制定出的整治方案及安全措施也更加科学合理。“航拍全景式的呈现有效避免了搜山扫石出现的死角,大大减少了前期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赶水桥路车间主任对记者说。

防灾监控保安全

该段积极配合路局开展防灾系统建设,在川黔线两河口至大河坝区段进行防灾监控试验段建设工作,进行雨量、异物侵限、轨温、路基灾害、桥梁墩台位移监测等预报警信息上传机车系统建设。如果区间发生崩坍落石、泥石流等情况,达到设定的限值时,运行在该区段的列车将会收到报警信息,让司机做出正确的决断,确保列车安全。

该段还在川黔线99公里420米至700米等7处安设了“护路神”,在高大挡护墙安设GPS位移监测单元1个,进行灾害监控,在I级防洪点安设了远程监控系统,对现场静态状况及作业情况进行监控。

“GPS”定位盯巡守

“各车间、工区防洪出巡的人员已全部到位,正在按要求、规定路径进行巡守……”7月3日19时许,被问及防洪巡守情况时,调度员这样回答段值班领导。“这红色的线代表已经走过的路径,头像代表巡守人员,屏幕下方准确标注了巡守人员是活动还是静止的,如果超出巡守范围,我们会接到报警和此看守点人员信息。通过定位更加方便快捷、一目了然地掌握每个防洪点的情况,不再像以前一样逐一打电话确认,也更方便管理……”该段防洪办的工作人员对着屏幕向记者介绍。

这简直如同“千里眼”。原来这都是通过“铁路作业便携式定位终端”(也就是俗称的“GPS”)的定位来实现的。在卫星地图和平面地图上均可以清楚地看到Ⅰ、Ⅱ、Ⅲ级防洪点的巡守人员是否到位、具体位置以及走行路径。

一键报警更简单

在防洪开始前,该段给各工区配置了“一键式报警对讲机”,闭塞区段还配备了一根短路线。这种对讲机看似和普通对讲机没什么区别,只多了一个按键而已,但小按键作用不校

当险情发生后,巡守人员只需按下这个报警键,两端车站和运行在区间的列车就会接收到报警信息;将短路线两头的磁性装置贴在两股钢轨上,形成短路,信号灯变成红色,严防列车冒进,双管齐下,保证机车司机有时间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险情发生毫无征兆,通过这种方式能以更简单的操作快速拦停列车、封锁区间,为列车制动和抢险赢得时间,最大限度保障列车及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该段桥路科负责人谈及一键式报警对讲机时感叹到。

列车接近预警早避让

“列车接近预警器”有点像上个世纪90年代的传呼机,携带方便、安全系数高,当运行的列车距离它5公里时,会预警有列车接近;当距离2公里时,不仅报警,而且还会显示出车次、里程、时速等具体信息。“有了它,不管是施工作业,还是防洪巡守,不管在白天、黑夜,还是在瞭望条件不良的地段,它都会提示我们下道至安全地带避车,对确保人身和行车安全起了很大作用。”该段有关负责人说。“入夏以来,我段管内暴雨频发,防洪形势严峻,但全段上下一心,群联群防,构筑起了全天候、立体式的防洪体系,加之观云追雨的科学预判、提前布控、雨中巡守、雨后巡检等各个环节无不体现出科学防洪、科技防灾的优势,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呈现出良好态势,为我们再次实现防洪安全年打下了坚实基矗”该段段长如是说。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