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的火车司机情缘
铁路一线 2015-04-02 09:03:36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通讯员 廖燕军
一家三代,从爷爷到张宇,作为火车司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见证了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爷爷张富贵,今年88岁。新中国刚成立时,23岁的爷爷跟随所属部队被划分到铁道部,成为一名火车司机,爷爷感到无比荣耀。那时,经济条件较差,工人的待遇普遍不高,而火车司机工资却比一般工人高许多,因此全家人的日子过得不错。当时铁路上跑的是蒸汽机车,爷爷的工作是给机车添煤,需要长时间不停地工作。爷爷每次出车回来总是一身煤灰,汗流浃背。爷爷说:“过去的火车速度慢,开火车可累人了,常常跑一趟车需要两三天,回家休息一天又要出车,陪家人的机会很少。”
开了30年火车,从最初进口的机车到自主生产的解放型、人民型机车,爷爷全都驾驶过。由于驾驶技术好,从未发生过行车事故,爷爷曾荣获“百万公里安全行驶”荣誉。爷爷常说:“开火车一定要认真,你手里可是握着几百条人命啊!”
爸爸张海,今年55岁,刚刚退休。爸爸小时候就很喜欢火车,觉得爷爷坐在驾驶室里开火车的样子特别威风,立志也要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后来爸爸进了铁路,圆了自己的火车司机梦。
刚开始,爸爸做货运机车司炉,一趟车要铲好几吨煤,工作量可想而知。
爸爸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努力考取司机证。那时候,正好是我国火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的更新换代时期,许多知识大家都不懂,爸爸就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埋头苦读、用心钻研,最终有幸成为第一批取得内燃机车驾驶证的司机。从此,爸爸驾驶着东风系列内燃机车在西南大地上奔驰。
30年的工作生涯里,爸爸像一头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还获得了“劳动模范”称号。每每回想起这些往事,爸爸总是充满着自豪感。
张宇,今年22岁,参加工作一年多,现为火车学习司机。在铁路边长大,他对爷爷和爸爸非常崇拜。他就读于内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了西昌机务段工作。
经历多次更新换代后,现在铁路普遍使用的都是电力机车。与内燃机车相比,电力机车噪音更小、污染也更少,工作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对于张宇这些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最难熬的是夜班,夜间工作需要格外谨慎,精力要高度集中。
张宇的工作是协助司机完成每一趟出乘任务。在车库里,张宇认真检查机车走行部的每一个部件;在途中,需要定时进行巡检,检查机车电气间、机械间、冷却间、车轮……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随着铁路的发展,过去爷爷需要跑两三天的路程,现在张宇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够了,在家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更多了。张宇常和爸爸在饭桌上讨论有关火车的话题,爸爸常常教导张宇“工作时一定要认真,不能分心,事故始于疏忽”。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闲暇之余,张宇总是不断地汲取最新的铁路知识。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可以驾驶着动车在城市、乡村间穿梭,将相隔千里的人们连在一起,让亲人可以在佳节团圆,让朋友可以在假期相聚。”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