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鱼竿测试机车信号
铁路一线 2014-10-30 18:18:18 242浏览 作者:马腾 张勋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垂钓,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活动,在小溪、河流等水声潺潺的地方,都会出现众多垂钓者的身影。然而,当钓鱼地点换在了铁路钢轨之上,又会出现怎样一番景象呢?
10月27日9时整,郑州电务段GYK(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维护中心主任冯志强带领着职工周凯进入一天的“垂钓”工作。几名满怀好奇心的青工紧随其后。
“以前测试机车信号时,由于信号发码所用的环线为专用软连线,轨道车车轮直径小、底盘低、车下部狭小等原因,钻入车底铺设环线的人员很容易被车辆碰伤。”上道途中冯志强嘴里不停地讲着“往事”。
听到这些,周凯也忍不住补充了一句,“环线很容易在钢轨上脱落,我们有时候都得重复测几次,真是费时又费力啊!”
“冯主任,那你们的鱼竿到底有啥用啊?”靳浩满脸疑惑地问。
“别急,我给你们演示一遍,你们就知道了!”冯志强卖了个关子,示意精彩片段就在下面。他走到钢轨旁,拿出工具包里的鱼竿,用软线的一头穿过鱼竿上悬挂的几个小垫片,把两根鱼竿慢慢伸长,把两根“鱼竿”轻轻放在两钢轨上,拼出一个长1500mm宽800mm的方形,蹲下身体安静地等待。
手持机车信号发码器的周凯一边把发码器的正面呈现给大家看一边自豪地说。“看到了吗?‘小鱼上钩了’,既能准确地测试出了发码电流,又能轻松地看出了色灯变化。”
“冯主任,您这个小发明确实很有用,不仅不需要石块固定环线,就连钻车底也免了。”靳浩言语间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拜。
“这种“垂钓”方法不仅保证了人身安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检修效率,还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真可谓一举多得!我们以后也一定发奋学习,努力创新,向冯主任学习,早日研制出自己的‘鱼竿’!”几名青工表示肯定的同时也纷纷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评论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