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银桥 富民兴疆
铁路一线 2022-06-18 07:37:57 0浏览 作者:关拥军 沈学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人迹罕至的“死亡之海”,被一声风笛划破了千年的沉寂。
浩渺沙波,此起彼伏。瀚海银桥,追逐梦想。
2022年6月16日,新疆人民期盼已久的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营。上万名建设者战风沙、斗酷暑,历经3年多的艰苦奋战,建成这条铁路,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这条沿沙漠边缘前行的铁路,带着使命和希望,与格库铁路和南疆铁路成功牵手,宣告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的正式闭环,为富民兴疆注入新动力。
和若铁路的通车,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和若铁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和咽喉要道,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西部地区重要路网干线。和若铁路西起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国家I级单线铁路,预留电气化条件。全线共设22座车站,其中11座车站开办客运业务。
和若铁路是新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以及联通中亚、西亚的便捷运输大通道。它的通车,有力助推了新疆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它的通车,让生命在“死亡之海”泛起绿波。它的通车,打造出了一道“精品、智能、绿色、人文”工程的美丽风景线。它的通车,展现出我国铁路建设的强大综合实力。
这是一条“绿色大道”
当和若铁路被贴上“沙漠铁路”标签之时,就意味着修建这条路需要很多艰辛付出。和若铁路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在每年长达7个月的季风中,沙尘暴和流沙阻挡着筑路人的脚步。
沐风浴沙、铺轨架桥,铁路人不畏险阻。从一名铁路建设工程师转身成为治沙“专家”,42岁的邓斌干起了在沙漠里种树的活儿。沙漠修铁路,治沙要先行。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部署,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铁路勘测设计、建设的全过程。
和若铁路开工后,铁路建设者在施工的同时推进风沙防护工程建设,打井、机械防沙、植物种植及补种工作同步进行。铁路建设者通过不断试验积累治沙经验,提高治沙效果。
这是一场生命与沙海的对决。黄色的沙海里开始泛起点点绿意,生命的力量在一点点壮大。建设者们把工程治沙与植物固沙结合起来,层层拦截风沙,形成梯次防沙体系。3年多来,他们建成工程治沙与植物固沙相结合路段285.7公里、过沙桥49.7公里;累计建成高立式阻沙障1541.5公里,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1300万株,在沙漠戈壁中织出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实现了“让风沙不上道”的目标。从高处鸟瞰,和若铁路就像一条滋润万物的长河,它让生命第一次在“死亡之海”荡起希望的绿波。
“在铁路开通时即可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营。”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新疆和若铁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尽忠充满信心,“植物防护体系先期建设后,3年至4年即可成林并发挥固沙阻沙的作用。”
这是一条“智慧大道”
依木拉克特大桥坐落在大面积流动沙丘上,这些过沙桥底下并不是河道,它们是专门给流沙让道而修建的。在和若铁路上,这样“以桥代路”的过沙桥有5座,累计长49.7公里。在流沙地段,持续的沙尘暴、极度干旱无水等情况,成了建设桥梁过程中的一只只“拦路虎”。
“这些桥墩在生产基地做好后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一点点拼装起来。”和若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胡国星说,装配式桥墩建设方法解决了风沙地段缺水、风沙天无法施工以及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法施工成本高、消耗大、环保性差的问题,破解了沙漠铁路敷设难、养护难的重大难题,这在全国铁路建设中尚属首次。
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处处充满着“中国智慧”。无人驾驶的压路机压实数据可以自动传输,让现场作业质量一目了然。这项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路基智能填筑工程,通过BIM数据管理,把平地机、推土机、压路机、摊平机连接到一起,实现填料识别和全自动控制。智能填筑碾压施工“首秀”时, 雷达技术、连续压实技术、含水率自动检测技术等智能建造以及新型装配式涵洞施工法等新技术、新科技,也在和若铁路上遍地开花结果。
舒适平顺是在和若铁路上乘坐火车的最美体验,新疆首条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最长的铁路,实现了“千里一根轨”的壮举。智能化农业灌溉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的覆盖,为实现和若铁路“建精品工程、树百年丰碑”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条“精品大道”
如果说铁道和路基的“三平六线”以及“千里一根轨”是和若铁路精品工程最外在的呈现,那么用数控设备制造的各类预制构件则是对高标准的最好说明。
高科技、自动化的智能应用奠定了和若铁路精品工程的基础,严格的高质量要求成为建精品工程的保障。小到一块路基护坡、大到架桥铺轨,各建设单位对路基和路基附属、防护、桥梁、隧道、信号、通信等专业各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细化,努力把和若铁路打造成普速铁路精品工程示范线。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坚持精品工程创建不放松,全方位确定具体目标、明确工艺标准、细化落实措施。他们持续推进施工理念创新,抓实各专业首件工程,建立首件工程示范段,并明确提出首件工程就是全线“最低标准”,所有单位工程验收标准均高于首件要求,以高标准确保“零缺陷”开通。
这是一条“振兴大道”
在开始建设和若铁路时,建设者就担起了“以南疆四地州为脱贫攻坚主战潮的重担。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先后捐建价值500余万元的通信基站、水井、道路、红枣晾晒场等基础设施。参建工程单位先后使用当地劳动力9000余人次,结算劳务费用约8000余万元;租用各类机械设备支付租金1.466亿元,采购物料12.6亿元,采购生活物资313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沿途村民脱贫致富、走向乡村振兴之路。
若羌灰枣、和田石榴和艾德莱斯绸等当地名优特产可通过铁路经青海直通内地城市。和若铁路为沿途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搭桥牵线,将有力促进产业资本和企业入驻,有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玉石之路、古城遗址、尼雅之谜,和若铁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灿烂,还是一条贯穿新疆南疆地区的旅游大通道。“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的绿色农产品、矿产资源都可以远销内地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新疆且末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买买提江·司马义激动地说。
这是一条“人文之路”
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文化的支撑。和若铁路的客运站,把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并融入设计方案,展示着各自的风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织锦护臂元素,在民丰站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且末站站房不单单是一栋建筑,它诠释了当地人民“众志成城战沙海,誓将荒漠变绿洲”的精神传承。采用汉唐建筑风格、反映丝绸之路上古于阗国历史文化的于田站,一墙一瓦间都散发着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文化传承。沿线车站在“一站一景”中彰显着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也在新疆铁路站房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载着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的和若铁路,必将成为一条富民兴疆的新大道。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