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职工培训基地多措并举激发学员再掀学习热潮

铁路一线   2013-04-17 12:02:00  129浏览 作者:王瑞 马宝祥

4月11日,在郑州机务段货运车间,200多名年轻人紧紧跟随着该段教育科刘向阳老师,一边认真听着他的讲解,一边仔细观察,一边飞快地做着笔记,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学习气氛非常活跃。这些年轻人是郑州职工培训基地11级、12级电力机车驾驶专业的学员。“HXD1B型电力机车是目前我国功率最大、时速最快、技术最好的国产货运电力机车!”当听到刘老师这样的介绍,学员们兴奋在议论起来。“真没想到我们国产电力机车已经达到这样先进的水平!”2012级高职电驾班学员李毅感慨道,“回到基地后一定要把专业课学扎实,争取早日开上这样的机车潮一把!”

看到这样的场面,该基地带队老师马宝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近期以来,学期渐半,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课程难度的增加,加上专业课程本身的相对枯燥,以及春困的困扰,复退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较开学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懈怠情绪悄悄滋生。针对这种情况,郑州职工培训基地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升学员学习热情。    

到一线站段参观学习就是其中的“重头戏”。自四月初,该基地组织11级、12级电力机车驾驶专业的200名学员,到货运车间调度室、电力机车检修定检库、配件厂、轮轴厂、电机厂、电力机车架修库等现场进行现场学习,使学员们对机务段的发展现状有了切身的了解,同时,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亲眼看到这些自动化程度这么高的新设备,我立即感到了自己的差距,原来那种‘到了工作岗位再学也不迟’的想法彻底改变了,铁路发展这么快,不打好知识和技能基础,到时恐怕连补课也补不及!”学员魏峰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将来能驾驶这样先进的机车,我觉得好好像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做为一个铁路人,很自豪!”其他学员也纷纷表示。

“‘百闻不如一见’,这些复退学员,虽然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但毕竟是刚出部队大门,就迈进学校大门,对铁路发展现状缺乏感性认识,只有让他们走进运输生产一线,亲眼看、亲耳听、亲自感受,才能认识到自己与铁路发展的差距,与将来岗位要求的差距,才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和职业自豪感。”该基地主任潘玮谈到此项活动的初衷时,如是说道。

“现场学习直观明了,在课本上几页才能说明的问题,在这里几分钟的操作就清清楚楚,学习起来特别给力!”谈起现场学习效果,学员魏峰深有体会。该基地表示,这样的现场实习会贯穿整个学期,涵盖各个专业,覆盖全体学员,给每个人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

不仅如此,该基地的老师们还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先两头,后中间,  

从头至尾走一遍,

数数构件是多少,

再看它们怎相联。”

这是该基地郭春林老师在讲授《机械基础》课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编的一个顺口溜。朗朗上口,清晰明了,学员一下子就记牢了。自编学习口诀是郭老师的长项,其他如陈伟老师的“情景模拟”教学,曹莹莹老师的案例讨论,台树坤老师指导学员自制课件,自绘知识系统树图等等,都有各具特色。老师们“各显神通”,充分践行了该基地党委书记康谊的要求——“教育不是灌输,不是说教,而是激发,是鼓舞,是点燃学员求知的火焰。”,在基地复退学员中掀起了新一轮学习热潮。(王瑞  马宝祥)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