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国之重器”穿行 彰显“大国工匠”风采 ——记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项目机电总工程师勾常春
铁路一线 2022-01-25 18:43:37 0浏览 作者:常魁星 杨晶晶 贺永(记者 常魁星)虎年新春,喜迎冬奥。在虎年春节和北京冬奥来临之际,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六环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夜以继日的向前掘进。指挥和管理总长145米的“运河号”盾构机前进的是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四标机电总工程师勾常春,他带领项目机电团队28名成员操作、保养着“国之重器”在地下穿行,攻坚克难,奋力掘进,勇当先锋。
十载炼成技术能手
勾常春1986年出生在河北省涞水县,家乡的大山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勇攀高峰。2010年,他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应招到中交隧道局工作,一干就是十年。他先后在中交隧道局上海地铁12号线03标、北京地铁14号线07标、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06标、中交隧道局盾构公司盾构中心、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工作。他扎根基层盾构机操作工岗位,在盾构机掘进操作、故障排查、设计选型等方面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他依托公司盾构维修基地,培养了一支高技能的专业维修技术人才团队,为企业累计节省成本1000余万元。自主设计穿越高强度地连墙盾构刀盘刀具组合、盾构机全套筒密封装置等设备,为项目节省直接成本300余万元,节省项目总工期6个月。他参建的工程获得詹天佑奖1项、部级优质工程3项。中央广电总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对他进行了报道。勾常春带领团队在中国技能大赛—中交集团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盾构机操作工决赛中分别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四名。他获得了中国交建技术能手、中交一公局集团技术能手、中交一公局集团首届公司级科技专家、中交隧道局先进工作者、中交隧道局盾构公司优秀员工、中交隧道局盾构公司十年发展“品牌员工”、中交隧道局盾构公司高级技术人才等荣誉。经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勾常春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入选北京盾构工程协会《盾构工程专家库》。
勾常春擅长盾构机掘进轴线控制、盾构机设备大修、盾构机刀盘与刀具组合选型,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技术管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他养成了执着、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他作为盾构机的高级操作工,经常深入地下几十米的隧道内操控一百多米的盾构钢铁巨龙。他饱含热情、专心致志的走上盾构机操作台,紧密专注各种仪表参数。这种兢兢业业的职业态度,练就了他过硬的操控本领。在十年的盾构工作中,他累计独自操作掘进超过6000米,带领团队进行盾构机拆装20余台次,盾构机维修30余台次,盾构机配套设备维修100余台次,给盾构机使用单位进行操作指导、故障排查等技术服务数十次,解决了盾构设备故障与施工技术难题,受到一致好评。
以身作则带领团队
北京东六环项目机电部门全体成员28名,平均年龄26岁,正是这样一个青春、昂扬的团队在勾常春的带领下操作着“运河号”这个大国重器。勾常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机电全体成员树立标杆,机电部上下一心,不畏困难,不惧挑战,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作为中交隧道局第一个自主推进、自主维修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工程,面临着经验缺乏、技术不足、责任重大等问题,这个年轻的团队凭借着青年人的敢打敢拼,在机电总工程师勾常春的带领下,大家卯足干劲,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撞破南墙”的决心,出色的完成了每一项任务。
勾常春作为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感染着盾构施工团队的每一位员工。在新冠疫情突袭而来之时,正值“运河号”盾构机组装,受疫情影响,劳务施工人员不能到位。勾常春带领机电团队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拉起5000米的缆线,仅用35天就完成了盾构机组装,创造了盾构机组装新纪录。他将“不怕苦、不怕难、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在整个机电部门,始发井工区盾构掘进班组昼夜班轮流作业,机电部上下一心,不喊苦、不喊累,持续高强度作业,以连续安全掘进为第一要务,取得了日掘进12环,月掘进263环的佳绩,创出了“运河号”速度。
“技术不足就学习,经验不足在实践中慢慢积累,要勇于前进,不要畏首畏尾”勾常春说道。就是这样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凭借着满腔热血,以开拓者的身份“开疆扩土”,一步一个脚印,完全的实现了整个盾构掘进施工的自主化。从自主维修保养盾构设备到独立进行盾构掘进,机电团队积累经验,打磨技艺,不断突破,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从设备选型,地点定位,设定方案,仅用两天就完成了中继泵的安装。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设定日检、周检、月检、年检规定,严格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编写维修保养手册,记录掘进数据,为以后的超大直径盾构工程积累经验,制定超大直径盾构行业新规则。截止道2022年1月18日,东六环项目已累计掘进811环,1622米,机电团队不负众望,为行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勾常春机电总工程师以东六环改造工程为练兵地,旨在培养一批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盾构尖兵,打造出中交超大直径盾构行业的品牌团队。
责任担当培育人才
中交隧道局东六环改造工程四标工程有盾构隧道长度7340.633米,工程量24.2亿元,“运河号”盾构机直径达16.07米,是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是中交一公局集团大盾构战略项目,具有“高、长、大、险、严”的特点。勾常春机电团队进行盾构理论培训学习、请行业专家指导,在盾构机组装中,理论指导实践,师带徒,传帮带,手把手进行操作指导,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提升盾构机操作能力和水平。
他结合“运河号”盾构机施工实际,对机电团队实行“三加一”组合,一班三名操作手负责主控、同步注浆、泥水循环工作,一名侯补成员,每班一名机长负责机械、液压、电气维保工作,确保盾构机正常掘进。实施“007”工作制,早7点到晚7点,晚7点到早7点,两班倒,并在施工现场采取人对人、面对面的交接形式,盾构机操作室交接班,确保盾构机24小时把控,保证盾构机完好运行。
从盾构机的下井组装到现在累计掘进811环1622米,机电部全体人员攻克了一项项难题,战胜了一场场挑战,每一次的挠头苦思都是一次技术的提升,每一次的冥思苦想都是下一次顿悟的契机,维保工程师和盾构机操作手在掘进中磨练自己的技术,在困难中提升自己的技能。
勾常春以东六环项目为摇篮,以打造“中交轨道盾构先锋、中国大直径盾构主力军”为目标,培育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高标准的盾构技术人才。集团四个大盾构施工项目35人在项目学习实践。勾常春与机电团队已为公司大盾构战略培养了维保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盾构机机长10余人、专业维修班组人员100余人。
技术创新勇做先锋
多年的盾构施工工作,炼就了勾常春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在“运河号”盾构机设计制造中,勾常春主持完成了国内在建项目最大直径16.07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的设计选型、组装调试、始发掘进等工作。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北京地区富水砂层超大直径盾构机设计选型难题,创新应用了长大隧道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刀盘、刀具组合技术、管片半自动化拼装技术、全国首次应用超大直径盾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自主研发出“隧道内盾构机拖车式双液浆拌和站”、全球首次应用刀盘刀具光纤磨损检测等多项行业前沿创新技术。
在北京地铁项目时,盾构机端头管线拆迁困难、无加固与降水条件等因素,影响了施工进度。勾常春奔赴全国各地调研、对比总结,自主设计出了盾构机全套筒密封装置,为项目节省了大量成本与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一台盾构始发要穿越高强度地连墙,1毫米/分钟的速度、1.2米的距离整整用了五天五夜,他一直坚守在盾构机操作室,在自己班次下班后,依然坚持指导下一班组作业,最终以2毫米沉降的成绩完成了北京地区首台盾构机全套筒密闭始发。
他的《中心城区富水砂卵石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中国交建201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交隧道局2017年度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他参加的中交隧道局上海地铁12号线03标QC质量管理小组的“提高盾构隧道轴线一次合格率”成果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他获得中交隧道局2017年度优秀论文、中交一公局2019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的《盾构机全套筒密闭始发技术》项目被中国公路学会鉴定为“国内领先”科学技术成果;他发明的“一种射流反循环钻头”取得国家发明创造专利,他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科学技术论文3篇,参编中国交建企业标准4项。他在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06标工程施工中,主持完成了北京首例盾构机全套筒密闭始发,解决了盾构始发井无降水条件、无加固条件下盾构机与全套筒整体平移始发、穿越55MP高强度地连墙、洞内解体二次平移接收等技术难题,被中国公路学会鉴定为“国内领先”科学技术成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一项项荣誉,勾常春没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他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工作,把工匠精神传递给项目每个人,为打造中交轨道尖兵和大盾构先锋队不懈努力。如今,他正驾驭着大国重器“运河号”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京杭大运河的京城之端,用智慧和辛勤谱写着千年大运河新时代“大国工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新篇章。
驾驶“运河号”盾构机掘进
勾常春为领导介绍施工情况
勾常春传授施工经验
勾常春维修设备
机电团队布置缆线
富有朝气的特别能战斗的机电团队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