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的“新武器”走红了

铁路一线   2021-09-26 07:47:19  0浏览 作者:

■李小刚 王 鹏 王玉龙

纵贯秦岭山脉的西成高铁,有一段长达45公里的25‰连续长大坡道。由于坡道长、坡度大,钢轨既要经受动车组爬行带来的作用力,又要承受温度变化和自身重力引发的位移。所以,提升西成高坡钢轨位移精度的检测水平,对保障西成高铁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手动测量方法应用普遍,但误差大、效率低。电子测量虽然精度较高,但仪器价格高昂,不易全线铺展使用。”面对钢轨位移检测工作现状,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新场街综合维修工区“90后”青工安俊宇“牢骚满腹”。

“能不能设计制作一个新工具,既能提升检测精度,又能降低成本,大范围推广使用呢?”说干就干!别看安俊宇是个入路2年的“萌新”,身上却有一种不服输的钻劲和拼劲。

通过对现有各类观测工具分解研究,安俊宇总结出检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按照高铁无砟线路现场实际要求,制订改进措施方案,设计制作出一把新型钢轨位移观测尺。

经过3个月的探究、设计、建模、实物制作,新型钢轨位移观测尺制作成功。它由底座、尺身、测量板三部分组成,观测尺底座与尺身刚性连接,测量板通过铁杆与后部连接,在尺身上设置导轨槽,测量板后部在导轨槽内可以上下移动,在测量板上设置10毫米刻度线,用于辅助数据测量。

测量时,作业人员只要根据测量位置,用左手或右手握住底座,将测量板底部搭在钢轨位移观测标上,向轨枕推动,边推动边观测数值,直至底座边缘与轨枕接触后,读出检测数值再加5毫米便可精准测出钢轨位移值。

“这个‘新武器’外形小巧便于携带,精度高,读数直观,即使夜间也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检测任务。”工区的老师傅纷纷点赞安俊宇的创新成果。最重要的是,一台电子测量仪器成本要1万多元,而这把观测尺成本只要十几元钱,且测量的准确性一点不比电子测量仪差。

很快,这个成本低廉的“新武器”在职工中“走红”,经技术部门审验后,在全段推广使用。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