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号”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纪实
铁路一线 2021-07-27 20:14:00 0浏览 作者:常魁星(记者 常魁星)“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是乾隆对京杭大运河的抒怀诗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如今,在京杭大运河的起端北京市通州区一项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直径最大的隧道正在加紧施工。承建该项目四标工程施工的是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该项目部如同一艘劈波斩浪航行的“运河之舟”,在大运河扬帆启航,彰显国之重器、大国工匠精神。红色七月,记者在大运河畔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见到了“运河号”掌舵人---中交隧道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何剑光,这位80后的东北小伙儿向记者介绍了项目施工情况。
国之重器造大“船”
2019年11月,中交隧道局中标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准备一标工程。何剑光从众多项目经理人选中脱颖而出,奉命从鹭城厦门奔赴京城东六环准备一标工地,带领项目员工快速进场,快速建设项目部、快速开工,以“开局就是高潮,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迅速展开施工。
东六环改造工程准备1标主要工程为2座盾构井施工、盾构机制造,合同额4.2亿元。项目进场就是大船进船坞,面临拆迁难等问题,中间井、南侧井拆迁涉及树木、高压电塔、DN300再生水管、D1000污水管、玉带河改移、10kV高压线等妨碍施工,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项目团队知难而进,不等不靠,成立前期征拆协调领导小组,主动行动,集中出击,调动一切资源配合业主征拆攻坚,加快了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于2020年3月超前计划进场开工,获得业主好评。
“制造盾构机如同造大船,国之重器,项目员工就是船员,大国工匠,盾构始发,乘风起航,劈波斩浪,奋力拼搏,经风暴,过险滩,风雨过后见彩虹,胜利抵达彼岸。”何剑光如是说。为加快施工速度,项目部员工转变思想,占据主动,对盾构机制造从被动监造转变为主动管理,缜密筹划,一个月完成了16米级超大盾构的设计选型及专家论证;7个月完成了盾构机制造、监造工作,制造过程严抓质量,紧控工期,完成出厂验收。项目技术人员科学筹划,紧密布置,35天完成了超大直径盾构吊装、组织工作。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领域,从最初设计到现场组装完成,每个环节都做到了行业极致。2020年12月15日,“运河号”盾构机一号台车下井吊装胜利完成,受到称赞。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扰了各个领域,面对迅猛的疫情,项目员工坚定信心,把握形势,防疫、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提高站位,组织联动,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系统性,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指示精神,全力防疫,党员带头做好引导落实,稳定军心,科学生产。坚决落实“防疫五到位”、“安全五到位”和集团党委提出的项目“三抓三严”要求,劳务人员专车接送,人人签订防疫承诺书,全员接种新冠疫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做到管一个项目保一方平安,深度筑牢了项目疫情防控城墙。坚决扛起央企担当,项目员工就地过年,留守人员91人。春节前,开展慰问困难职工等送温暖活动,关注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专户代发423万元,合计643人。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项目部制定了以“综合开源、科学变更、立体节流、全面定标、全面考核、阶段提升、总体高效”的经营管理思路,细化分解经营责任分工。重点关注事前预测和决策,降低事后管理,落实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上,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纠偏作用。做到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分阶段全面考核。将项目年度经营指标、施工预算责任成本分解到每个部门、每名员工,确保目标准确、可行,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责任”,定期考查、核算指标完成情况,指导项目施工,实现激励性考核、差异化绩效,充分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控,提升了项目经营管理质量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项目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东六环改造工程准备一标工程施工取得了骄人成绩。2020年,项目完成产值4.04亿元,为目标值的108.5%。赢得了业主信任,也赢来了新工程。
厚积薄发再启航
2020年10月,经过激烈投标竞争,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部又承接了东六环改造工程四标工程施工。主要工程为盾构隧道长度7340.633米,工程量24.2亿元。该项目是中交一公局集团大盾构战略项目,项目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山大,带领项目团队以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为根基,培育项目大盾构专业人才,健全项目大盾构施工标准化体系,全力打造集团大盾构尖端品牌工程,争做集团大盾构标杆性项目,助推集团大盾构品牌知名度跻身行业三甲。
项目“请进来、走出去”,聘请国家工程院士钱七虎等10位大盾构技术领域知名专家成立项目专家组,提高施工阶段技术创新水平和攻坚克难能力。项目人员走出去,到南京、广州、深圳等盾构施工工程参观学习。多次调研和研讨,更新理念,寻找问题,发现差距,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搭建对外沟通平台,主动服务和监督,与协作队伍合作共赢,提高了项目影响力。让企业产业链在项目平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周召开二、三次技术交流会,用信息化和BIM技术,可视化指导技术交底。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改进项目管理薄弱环节,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用项目经理何剑光的话说,“趴在地上学”,从基础学起,学习北京城市副中心环境,学习地质水文知识,学习集团标准化管理理念及办法,使项目管理模块化、施工作业专业化、工厂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生产、生活、办公区标准化,提升集团形象,创造企业价值。学习《公路工程标准文件》和公路工程规范性相关文件,基于大盾构项目管理经验,梳理矛盾,共同学习,全面突破公路板块业务瓶颈,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北京东六环四标项目具有“高、长、大、险、严”的特点,政治要求高,项目集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于一体,承载着强大的区域功能和民生福址;盾构隧道总长达7341米,一次连续掘进最长距离达4770米,是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的隧道之一;隧道设计断面直径达15.4米,采用超大泥水平衡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07米,盾构管片厚度65厘米,单块重量达16.9吨,是国内城市公路盾构隧道领域最大的;项目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带,下穿众多道路、铁路、地铁、河流及地下管线,设计风险评估III级以上风险源115处,其中特级风险源6处;施工工艺控制严,隧道穿越高密富水砂层,最深隧顶埋深59米,最高水土压力达7.5巴,对盾构机掘进、盾尾密封等工艺要求非常高。
知此知彼,百战不殆,细节决定成败。项目经理部针对工程特点,结合项目实际,搭建项目沟通协作平台,提出“七个细化”,保障盾构施工稳步推进。
---细化动作,精准时效,标准化管理流水线盾构掘进施工。以开展“管理创新创效年”活动为契机,以“六化管理”为抓手,管理创新,提高效益。实施“三个标准化”,即“内业体系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岗位动作标准化”。实施内业体系标准化,管控体系化,分专业建立项目标准化管控体系,对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统一标准,做到流程清晰、责任明确;施工现场标准化,全面推进项目“十项控制”“十项推进”,落实好“三厂四区一部”施工标准,巩固班组标准化建设、6S管理以及产业工人园等成果;岗位动作标准化,全面制定和推行项目各岗位动作标准化手册,进一步提高技术操作、行政管理、工作状态、仪容仪表等东六环特色的岗位动作标准化体系。
---细化参数,精准刻度,数字化管理超体量盾构掘进技术。全面推行项目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打造智慧工地,增强项目软实力,提高项目施工生产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应用即时监控系统,深基坑开挖和盾构掘进采用德国VMT自动监测系统,全天候24小时对深基坑变形、盾构隧道管片变形、盾尾间隙开展监测,确保现场施工生产安全有序。同时采用智慧化远程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时记录盾构掘进数据,及时报警并提供解决措施预案,实现盾构机远程故障诊断及远程控制,实现盾构机全生命周期管控。应用自动检测系统,随机地质雷达检测管片背后注浆状态,实现成型隧道随时体检,确保隧道结构不渗不漏。推进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生产,管片预制采用自主研发的“SAAS平台”预制构件智造信息管理系统,以 “六维智能”的高标准技术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研发盾构施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动态生成管控的同时,推进业财一体化建设,实现即时核算成本。
---细化培训,精准技术,专业化管理大盾构岗位操作技能。以南京纬三路项目、和燕路项目为依托,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资源,传承大盾构施工经验,引导形成学习、协作、攻坚环境,提高个人技术水平,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中交长大隧道研发中心,努力把项目打造成大盾构“营销、技术、标准、创新、人才、模式”六大中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创新研发管理,提升科技立项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效。推进关键技能岗位标准化管理,定期开展技能竞赛,考核奖励,稳步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总结,逐步形成标准化岗位工作手册。以东六环项目为摇篮,以打造 “中交轨道盾构先锋、中国大直径盾构主力军”为目标,在项目树典型、立标杆,以模范榜样的力量带动培育出一批高素质、高标准、超强战斗力的特种兵队伍。在岗位标准化管理体系下,培训后备的整编制作战队伍,为集团大盾构新征程提供新鲜血液。
---细化指标,全面考核,精益化管理超体量项目经营质量。坚持用“六个一体化”建设思路,用“五网五单”的工作方法,夯实基层、基储基本功,强化全面预算、全成本核算、全面绩效考核“三控”管理,推行“六化”建设,提高项目经营质量。树立正向成本理念,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指标库,落实岗位成本绩效,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实现人均产值、人均利润有增长。持续优化“四定”方案,采取定岗定编、分名倒排、循环考核、赋能培训,控岗控编控费用,推行费用包干,节奖超罚,提升岗位创效能力。抓好分包和材料管理两大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分包限价,材料实行“量价分离”,重大设备智能化监控。落实项目岗位成本绩效,在各项工作中逆向倒退成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向节约1%要效益。
---细化体系,明确职责,制度化管理多工区项目体系运转。全面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根据“十四五”宏伟蓝图,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建设思路、主要目标,以集团管理制度为根本,结合项目特点,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完善和优化项目管理系统制度,制定有效实施细则,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营造“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管理氛围,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确保制度落地执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细化流程,梳理组成,整体性管理全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全面分析超大直径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工艺组成,在工艺工序链条上创造效益,打造品牌。做好“四个细算”,细算施工工艺流程,以盾构掘进为主线,按照掘进控制、环流控制、管片安装、口字件安装、泥水处理、盾构维保、二次结构等分解工艺项目,细化梳理确定标准化工艺流程。细算施工基础数据,根据标准化工艺流程,制定工艺环节指标项目,编制标准化格式记录表单,全面收集工艺参数。细算施工工效时间,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在工艺分解、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时间轴,动态分析施工工效,逐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细算施工工程成本,建立资源库管理系统,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统计全工艺流程工、料、机的动态消耗,动态统计分析施工成本,在提高工效的基础上,以降低施工成本为核心目标,优化施工工艺和资源配置。
---细化风险,动态分析,持续性管控超体量项目安全质量。结合北京及业主、监理防疫要求,分析防疫工作、施工进展以及安全环保形势,分级分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培训及综合应急演练。制定风险管控“一图一表”,全面梳理各项风险源,精准定位,确立底线思维,提高预判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管控项目安全质量。
安全责任来护航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地处城市副中心,施工安全重于泰山。项目领导班子责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人的生命大于天的意识,安全工作的初心就是为生命、为人民。认真担当企业安全的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字当头、认真履职担使命,细处着手,不忽隐微。项目遵循安全生产规律,做到“五个到位”,即组织机构和人员要配备到位,管理制度体系要到位,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和责任考核要到位,安全环保措施、设施和技术装备要到位,经费投入要到位。全面开展 “安全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活动,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应急储备,举行应急演练,强化执行,多措并举,将安全管理全面落地。
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与项目领导班子成员每日带班巡查,合理安全施工生产任务,保证项目安全稳定。以“险长制”、平安工地建设为抓手,制定实施29项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技术队伍、设备管理队伍、安全监管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工作。在各工区形成项目专职安全员+班组安全员联动管理模式,形成矩阵式管理网络。推行“智慧工地”建设,通过智能识别、全方位监控、环境检测、VMT自动监测、视觉识别、安全帽视频执法等手段使安全环保管理标准化。
为保证项目大船安全远航,全体员工坚守质量安全红线,筑牢应急最后一道防线。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根据实际施工进展开展各项应急演练。让培训改变人、让环境影响人、让管理规范人。推行“7S”班组化管理,实行班前风险确认、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小结、班后交接、班后清理“六步走”,聚焦“零事故、零死亡、零污染”,全力守护主动安全、本质安全,全面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为“平安工程”建设工作铸造基石,为“运河号”乘风破浪前进护航。
党建领航勇向前
大雁高飞头雁领,东六环项目这艘“运河之舟”的领导班子,以党建领航,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牢记使命和担当,强化“一盘棋”思想,从大局着眼,把具体事务置于全局背景下运筹,党建引领,明确目标,深度强化项目文化体系建设。项目团队以“自强奋进,永争第一”企业精神为导向,做到“两手抓”,在抓施工生产的同时,还抓员工的主流意识建立。以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员工主人翁工作积极性,组织技能拓展训练,助力员工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保障项目从施工生产到内部文化体系制度建设的稳步发展。建立项目培训机制和计划,重视青年员工培养,有序开展了导师带徒、青年大讲堂等系列工作。以集团员工的行为准则要求员工,多次邀请专家到项目进行座谈指导,促进青年员工的专业技术提升和技能积累,使东六环项目员工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干劲。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是北京首次采用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的隧道工程,项目党支部与地方党组织开展交流活动,紧密地结合工作实际,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项目全面推行项目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打造智慧工地,增强项目软实力,提高项目施工生产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开拓性的研发了隧道内双液浆制浆系统,实现同步跟进制浆。打造“科技创新、智慧建设、绿色施工”项目亮点,创建“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品牌工程。该项目率先应用微生物无害化降解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做法,被北京市通州区政府予以推广。
目前,中交隧道局东六环四标项目已生产管片600环、口字件600节,保障了“运河号”盾构机始发所需。“运河号”全体船员,造船起锚,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向胜利彼岸航行。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