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拉来的幸福生活
铁路一线 2021-05-17 08:16:12 0浏览 作者:■胡艳波 袁 宝 侯继尧
4月21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新青镇北沟林场的密林深处,木耳种植大户徐文亮正带领着家人对菌袋进行灭菌消毒。“今年开春气候好,我们提前开工。”徐文亮说。4月下旬,木耳袋开始陆续下地,这几天徐文亮除了坐火车去伊春选购菌袋,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忙活在地里。去年,徐文亮栽培的7万袋菌料足足产了5000多公斤干木耳,毛收入近30万元。
53岁的徐文亮曾是北沟林场的工人、林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国家天保工程实施后,这里开始封山育林,林场木材加工的营生没了,徐文亮的收入急转直下。家里老人需要赡养,孩子在读大学,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的徐文亮犯了难。
为了改善生活,徐文亮开始进山采榛蘑、木耳等山特产贩卖。“那时候林场很多人都成了采山客,而真正来买的人并不多。后来我就坐火车进城兜售,但是苦于找不到买家。”徐文亮回忆说,一次他背着一袋没卖出去的木耳从伊春乘坐6967次列车返回新青,沮丧的表情被列车长常士涛看到了,这一次邂逅,给他后来的生活带来了曙光。
6968/6967次公益性“慢火车”是乌伊岭往返伊春的唯一一趟列车,已经开行了半个多世纪。沿线村屯百姓都要依靠这趟车出行购物、访友、上学……久而久之,列车工作人员也成了大家眼里的老熟人。常士涛说,那阵子看到采山客的愁容,他心里也跟着着急,尤其是了解到徐文亮的困境后,他将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所在车队。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理念,车队发动职工积极帮老乡们联系山特产的买家,很快,主动上门求购的电话就打到了徐文亮家里。来徐文亮家里收购山特产的客户多了,但他的货源却不充足了。
“仅靠进山采摘不成规模,种植木耳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好项目,技术好掌握,尤其山里空气好,水土丰韵,种植出的木耳肯定也会供不应求的。”常士涛给徐文亮购买了木耳种植方面的书籍,鼓励他学习种植木耳技术。这年,徐文亮栽培的1万袋菌料足足产了500多公斤干木耳,卖了两万多元钱。
徐文亮创业成功后,积极动员林场的职工群众共同种植黑木耳。“依托铁路的便利,我们种植的木耳不仅供应周边的市场,而且成了来我们这里旅游观光游客的必购品,大批量的黑木耳还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徐文亮说,为了让他们的山特产有更好的销路,列车上还开了“山货交易市潮,就是在车厢两端增设信息栏,让旅客将出售或求购的信息写在上面。
为让山货销售渠道多元化,常士涛所在车队还主动联系伊春和佳木斯等地的土特产公司和旅游公司,建立山特产品交流微信平台,并将该平台的二维码贴在信息栏上。列车线下、线上两条信息链,让木耳种植户的山特产卖得越来越好。徐文亮说:“这几年能过上好日子,一是要感谢国家天保工程的好政策,让小兴安岭的山青了、汤旺河的水绿了,二是感谢铁路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把我们的山特产拉出了绿水青山,换回了金山银山。”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