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建潍莱 齐鲁大地铸丰碑
铁路一线 2020-12-07 07:59:36 0浏览 作者:■赵 琪 康 帆
天上风筝飞,地下潍坊美。
潍坊至莱西高铁,这条蜿蜒在“胶东走廊”中部的钢铁巨龙,即将展翅腾飞。中国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760余名员工历经15个月的艰苦鏖战、攻坚克难,在潍莱高铁的建设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动作为开好头
“开工即决战,起步亦冲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潍莱高铁“四电”1标项目部经理伍勇在人员进场前强调。项目部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项目一张表”和“1234项目管理法”为抓手,全体人员不等不靠、主动担当作为,精心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生产,为项目后期各专业迅速打开施工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专业负责人一边忙着跑现场,了解站前施工情况及周边村庄通勤道路情况,一边忙着对图纸,核对沿线各车站、区间的实际情况。经过一遍又一遍地了解情况、一次又一次地解决问题,他们仅用短短1个月就完成了潍莱高铁接触网第一杆的组立。
“绣花”工艺现精品
项目部坚持“首件定标、样板引入”,以“绣花”工艺精心打造“四电”各专业示范标准。在首件样板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着眼于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工厂化建设。他们在全线运用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接触网导线架设,确保导线平直度;引进智能巡检系统、综合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实现铁路供电接触网巡视、检修工作智能数据采集;所有腕臂、吊线等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接触网腕臂全自动化预配平台、整体吊弦加工平台,实行工厂化预配,使全线腕臂吊弦统一标准,保证了质量,提高了工效。通过以上措施,项目部确保了“四电”工程作业流程统一、过程管控统一、工艺标准统一、技术要求统一。
齐心抗疫保增长
2020年上半年,项目部陷入了抢抓工期和因疫情停工的两难困境中。
为破解难题,项目部主动与潍坊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制订“点对点”复工返岗包车方案。3月22日,载有100余名湖北籍复工人员的4辆大巴车到达山东省昌邑市建设工地,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又为劳务人员就业、地方经济建设复苏作出了贡献。
另外,项目部与建设、运营维管、监理等单位“手牵手”,打造建维一体化,强化“一盘棋”意识,先后开展了“战疫情、促生产,共建精品潍莱”“铸红色引擎,建精品潍莱”党建共建以及“抗疫情、促生产,大干100天”劳动竞赛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各单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实现“保验收、保开通、建精品潍莱”的建设目标。
精彩绽放“她力量”
在潍莱高铁各个工地,总能看到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员工,她们就是曾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女子信号突击队。
姑娘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完成信号首件定标项目。她们扛起重任,每天5时起床,6时进入信号楼内作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对布线、焊线、工艺按照细部设计要求精雕细琢。她们每天干到22时才下班,短短20天内就完成了全部施工内容,并达到了定标评估条件。在胶莱河特大桥上,她们一干就是一整天,午饭也在桥上吃。五六月,天气忽冷忽热,早晨风力能达到6级到7级,中午温度又升至34摄氏度。在全是钢铁和混凝土的桥面作业,地面温度接近50摄氏度,她们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怀着坚定的信念,用智慧和汗水为潍莱高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齐鲁大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本版图片均由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提供
·广告·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