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钢轨温度 讲述铁路故事
铁路一线 2019-05-29 08:41:52 0浏览 作者:编者按 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以来,本报踏访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线路采写蹲点见闻和蹲点日记,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用心讴歌光辉历程,用情讲述铁路故事,用功展现奋斗场景。
留下的脚印越多,手中的笔才会越有分量、越有底气。我们在行走中触摸时代铿锵足音,记录努力奔跑追梦的铁路人;我们身入、心入,被基层迸发出的昂扬向上的力量深深感染。
在一个个热切的眼神中、在一次次温暖的握手相迎中,我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这就是基层的“源头活水”,我们在这活水中捕到了“活鱼”。这一篇篇报道来自基层,原汁原味、鲜活生动;这一幅幅照片记录一线,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70年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一直在路上,将继续讲述铁路人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壮丽奋斗篇章。
5月9日 星期四 晴
钢花飞舞写人生
月儿弯弯,星光隐隐。5月9日20时,我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京沪高铁蹲点采访团走进北京高铁工务段沧州西综合保养点,采访一名朴实有故事的工务工人张军。
该保养点主任张彦告诉我们,职工张军祖孙三代都是铁路职工,与铁路有着不解的情缘。“我爷爷新中国成立前就在铁路上班。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修铁路的故事。”张军说,父亲也是一名老铁路,经常叮嘱他努力工作,不负铁路情。
2011年,京沪高铁开始联调联试,张军排除一切困难,毛遂自荐,从京沪既有线转到京沪高铁线路工作。2015年,张军在高铁钢轨小机打磨的钻研探索中,蹚出了一条摆脱国外专家垄断的新路,成为业内钢轨小机打磨技术第一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军小机打磨一二三四五操控作业法”已经在路内推广应用。在张军身上,我清晰看到了新一代铁路技术工人在茁壮成长,看到了一批具备现代化技能素养的工务职工正在快速充实自身知识,为铁路腾飞贡献着力量。
风里来,雨里去,铁路工务人员的辛苦有目共睹。长期的户外作业让47岁的张军看起来皮肤黝黑、略显苍老。“现在的生产生活条件好多了,高铁线路维修保养基本都是机械化操作,但对责任心的要求也更高了,容不得半点马虎。”张军说,他发自心底热爱这一行,从不觉得有多苦。
三代人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张军的铁路情缘至真至深。站在工区的一棵小树下,张军和我唠起了家常:“3年多前,孩子差几分没有考上铁路院校,现在天津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念书。今年毕业后怕是难以从事铁路工作了。”张军遗憾地叹了口气,“不过我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希望将来她能接过祖辈手中的接力棒,从事铁路行业的工作。”
5月10日0时30分,沧州西站北咽喉段高铁夜“天窗”开启。张军进入区间开始他的日常工作——小机打磨钢轨。随着打磨机的运转,刺耳的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钢轨上飞溅的火花四下散开,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光线。在明亮的头灯映照下,我看到,张军的面孔坚毅且专注……
杨建光
5月10日 星期五 晴转阴
冒雪越过关角山
一大早,媒体齐聚西宁站2号站台,准备搭乘7581次列车前往下一个采访点: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境内的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
或许是在西宁蹲点久了,大家对新征程充满期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已超过了对高原反应的担心。在草原、雪山映衬下,列车一路走走停停,我也没闲着,趁机采访了几位乘坐这趟公益性扶贫“慢火车”的少数民族旅客。
11时16分,列车停靠新关角隧道不远处的天棚站。刚下车时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就狂风大作,让我见识了海拔3600米以上高原的威力。在德令哈工务段察汗诺线路车间关角隧道工区,我记录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35年无安全事故的故事,并结识了两位忠诚“守护者”:一位是参与修建老关角隧道的铁道兵张生林,一位是坚守关角山35年的工区现任副工长吴瑞青。
“老关角隧道虽然只有4.01公里长,但受自然环境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前前后后修建了25年,有的战友还没看到隧道开通就牺牲了。”“2014年12月28日,历时7年建设、全长32.69公里的新关角隧道开通运营,该区段列车通过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为20分钟,我毅然选择留下来守护隧道。”听着张生林、吴瑞青的讲述,我陷入了沉思,想弄清楚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
稍作调整后,一行人跟随工区职工体验两个小时的“天窗”作业。隧道口,寒风呼啸,与职工合力紧固轨道螺栓;隧道里,观摩工长沈通峰带领职工用高铁标准维护无砟轨道和整体道床。光线昏暗,我觉得这些工务人就是隧道里的明灯,照亮穿越关角山的路。
17时许,我们乘汽车向德令哈进发。沿315国道行驶大概半个小时后,关角山近在眼前。盘山而上,天空突然飘起雪花。们顿时躁动起来,拿出手机、照相机对着窗外一顿狂拍。“‘关角’在藏语中意为‘登天的梯’,山上常年高寒缺氧、环境恶劣,夏季下雪都是常有的事。”随行司机十分热情地介绍,“前面就到关角山最高点了。”拍完“海拔3847米”的路牌后,车里逐渐安静下来,不少出现头晕头疼的轻微症状,腿像灌了铅、头像加了锁。大家相互鼓励,把这当成锤炼“四力”的考验。
翻越最高点后的下坡路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关角展线群引起我的注意。老关角隧道洞口已经封闭,废弃的铁路展线、残存的水泥柱、老旧的工区平房、为数不多的钢轨还在诉说过去的故事。雪虽然停了,但朦胧的天色还是给人带来很强的穿越感。
山高路滑,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颠簸,我们在关角山另一侧山麓看到了从新关角隧道驶出的一趟列车。新老青藏铁路在这里交会,高原发展变迁的画面像放电影般在脑海中闪现,我愈发感受到老一辈铁路人的不易,今天的幸福都是他们奋斗出来的。翻越关角山,他们靠的是信念支撑,靠的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这种精神,还应继续成为我们追梦前行的力量源泉。
王召杰
5月16日 星期四 晴
夏日沐园海之情”
“大家请跟我走,咱们的座位在这边。”5月16日12时50分,在青岛客运段动车队党总支书记李莉的引导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京沪高铁蹲点采访团在曲阜东站登上了G229次列车,而我并没有认出,她就是我十几年前曾经采访过的“海之情”品牌列车的列车长。
一如往昔的热情与干练,李莉招呼着我们落座后,开始为大家讲述青岛客运段“海之情”品牌列车的故事。
2001年,20岁的李莉来到青岛客运段成为乘务员,从那时起她就一直与“海之情”品牌列车共同成长。“我记得,那一年我们的‘海之情’刚刚注册不久,还是全国首个旅客列车服务商标呢。从登上品牌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个美好的梦想。”李莉的思绪飞回到从前,“希望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车体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优。”
时光流逝,中国铁路发展迅速。近20年的时间,李莉先后值乘过绿皮车、和谐号动车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等,见证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她的岗位也在不断变化,从一名列车员成长为列车长、车队副队长、车队党总支书记。
流动的车厢流动的爱,旅客的冷暖记在心间。一路走来,李莉始终觉得集体荣誉重于一切。她对我说:“多年来,‘海之情’列车服务措施和质量在不断调整进步。从早期的车递儿童、温馨接力等经典服务项目,再到近年来方便旅客购票的列车e支付、列车远程指导医生等50多项服务项目,服务种类层出不穷,涵盖范围方方面面。
李莉跟我详细地列举了这些年“海之情”创新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您看,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多年不断总结整理的服务举措和规范,还有媒体报道‘海之情’列车的新闻和故事。”李莉从一个手拎袋里掏出了四五本书,她说,很多举措是与时俱进的,不仅展现了“海之情”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极大地改善优化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望着车窗外瞬间不停变换的景物,我对挖掘李莉这个老典型的新亮点信心满满。
杨建光
5月18日 星期六 晴转阴
拉日铁路再相见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我对日喀则的第一印象,纯粹来源于韩红的歌曲。
2012年六七月间,我的初次高原行就是采访建设中的青藏铁路延长线——拉日铁路。从拉萨的夜雨到日喀则的油菜花,从高原万米特长隧道盆因拉隧道到跨雅鲁藏布江3座大桥,从风马旗到转经筒,都见证了我年少时的芳华。
殊不知,再次与拉日铁路“见面”是7年之后,变化很多:铁路已安全运营近5年,沿线地区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就连当时的盆因拉隧道也改名为宗嘎1号隧道。
在拉萨开往日喀则的Z8801次“唐竺古道号”品牌列车上,我倾听了“藏族三姐妹”贡久曲珍、旦增央金、曲尼色珍奉献铁路的故事,观摩了列车母婴室、康体室以及酒吧餐车,尤其对融合了西藏地域、民族元素的车厢内外部装饰印象深刻。这趟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列车,显示出对藏族百姓的充分尊重,让他们乘车如归家。
11时25分,列车行车不到3个小时就到达了日喀则。这在2012年真是不敢想象,当时沿318国道辗转七八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7年前,日喀则站所在区域还是几个村庄和田地。现在,拥有5条到发线、占地230多亩的现代化站房拔地而起,5年间累计发送旅客500万人次左右,铁路运输的便捷性、安全性也逐渐凸显。
拉日铁路开通运营后,加强了前藏和后藏的交通联系,让日喀则这座“西藏的粮仓”焕发新春,加速了旅游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西藏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2018年,日喀则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2亿元,均实现30%左右的年度增长,铁路功不可没——日喀则市旅游发展局、日喀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路建设运营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给细数这些年铁路带来的变化。有了数据佐证,加之亲眼看到火车站附近的座座高楼、条条马路,我对日喀则的发展充满期待。
18时30分,Z8804次列车启程前往拉萨前的十分钟,我在日喀则站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正有序检票,“雪莲花”志愿服务队员热情为重点旅客提供进站服务。“这是今天日喀则和拉萨间的最后一趟直达车,基本开车就满员。”日喀则站党支部书记王晓平介绍,“拉日铁路加速了两地间的人员流动,坐火车已成为双城旅客的首眩”
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看着远去的雪山和雅鲁藏布江,我挥手与拉日铁路说再见。期待它变得更好,恰如随风飘舞的经幡,给雪域高原群众带去更多的吉祥、幸福、安康。
王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