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绥铁路结束货运列车加挂补机历史

铁路一线   2019-04-17 08:06:15  浏览 作者:胡艳波 缴杰 董治国

(胡艳波 缴杰 董治国)自4月10日0时起,百年滨绥铁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长大重载货运列车加挂补机的历史。

滨绥铁路1898年开工建设,1901年全线贯通,全长489公里,是历史上中东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近120年历史。受线路坡道大、机车牵引能力不足的限制,线路通过能力难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

1985年以前,蒸汽机车一直是滨绥铁路的动力主宰,可牵引3000吨货运列车,但运行至青岭子至虎峰岭、乌吉密至玉泉之间的两个高坡大岭区段时,需要加挂一台机车提供辅助动力。

一位牡丹江机务段退休的老司机介绍,这两个线路区段坡度超过12‰、长度超过30公里,需要在列车前部或者后部加挂一台机车,才能保证列车闯过高坡大岭,两处补机一挂一摘加上起停,就要消耗30多分钟时间。

1994年,滨绥铁路由蒸汽动力换型为内燃动力,机车车型从东风型系列升级到和谐N5型。2018年12月,百年滨绥铁路迈入电气化时代,牵引功率高达7200千瓦的和谐D3C型电力机车可实现单机牵引5000吨重载列车。

此次借助4月10日调整列车运行图,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优化列车牵引方案,全部使用和谐D3C型电力机车承担重载货运列车牵引任务,保证列车顺利穿越高坡大岭,为两处补机作业区段的取消提供了动力基础!

这一方案优化后释放了线路通过能力,压缩了列车运行时间,节约机车7台,减少作业人员56人,每年节约近1亿元成本。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机务部副主任翟松涛介绍,滨绥线取消补机后,区间列车通过能力进一步得到释放,从今年初开始,绥芬河站已经组织多趟中欧班列的开行。从长远看,滨绥铁路作为对俄贸易和对欧贸易的大通道,尤其是中欧班列开行的一条新通道,将发挥更大作用。

  • 刘伟:一丝不苟的机车质检员
  • 出乘前乐收大礼包
  • “雪城”动车“第一人”
  • 哈尔滨铁路局集团公司首家劳动人身安全体验室建成投用
  • 共享资源携手并进保安全
  • 解冻小组治“小病”防“大病”
  • “孔认真”荣登“三无”榜首
  • 防滑麻绳让登高不发怵
  • 司机“组团”学习备战牡绥铁路动车开行
  • 厉兵秣马备战冬运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