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从医记

铁路一线   2019-02-21 18:36:31  237浏览 作者:王程

“滴答、滴答”,在安康机务段设备车间电力组里,不时传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动作的声音。控制它的,正是设备车间电力组工长刘辉。从业18年,他早已成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鼎鼎有名的行家里手。

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

随着机械设备数字化控制的普及,安康机务段数控设备从无到有,不断增多,并逐渐成为维修机车的主要手段。

先进设备、高端技术解放了人力劳动、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安康机务段检修机车整体工作质效。然而,与此同时,却给设备车间带来了一道难解之题。

还记得单位引进第一台数控车床时,身为电力组工长的刘辉一头雾水。一个占地六十多立方的大块头,却控制着几毫米的精度要求,数控箱里面电线路接头达上百个,故障维修应该从何下手?大的部件不敢拆,小的部件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维修难、耗时长、配件贵,且数控车床等重点设备故障还需厂家协同维修。说实话,那段时间,我最怕夜间数控车床工作时遇到故障,万一延误单位机车维修整体工作,那麻烦可就大了。”说起往昔,刘辉记忆深刻。

为解决数控车床维修工作中出现的难题,确保机车维修工作顺利开展,倔脾气的刘辉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不知“数电模电”为何物,无前辈可请教,无资料能查阅,诸多困难被没有让刘辉退缩,他已然打定了主意:一点一滴从头学!

在保障单位200多台机械动力设备日常运行的情况下,刘辉利用闲暇时间翻阅数控车床设备电路图,一有机会就钻进设备控制箱,对着一百多条线路慢慢梳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渐渐地,设备的“五脏经脉”他全部了然于心,处理故障更是得心应手,大块头在他眼中变成了一个个的小部件,练就了一身“庖丁解牛”之术。

维修设备,刘辉已成功变身电线路“外科医生”。

潜心研思,咫尺探乾坤 

弄懂设备“肢体”,已经足以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疑难杂症,但刘辉并未止步于此,对他来说,摸透操控这些庞然大物的“大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成为它们的知“芯”人,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数控车床的控制程序作为商业秘密是不对外开放的,控制程序大脑“梗塞”,只能求助于厂家维修人员,且维修人员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告知维修原理。不懂人机交互语言,没有编程基础的刘辉,在看到维修过程中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语言时,宛如天书。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懂咱就继续学!只有中专学历的刘辉开始研究起大学课程。那段时间,他与上小学的儿子一起做起了“家庭作业”,下软件、学语言、作仿真、练实操,这件事一干就是五年时间。

一开始,他的举动不为人所理解,同事认为有问题找厂家,何必如此费功夫。由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无法顾及家人,为此也没少落埋怨。“说实话,还是觉得挺对不住家里人的。但一想到那段为设备故障而担惊受怕的日子,就不敢停下来。能早一点掌握核心技术,咱们就能早一点自力更生。”刘辉说。

从最开始的门外汉,逐渐成为专业人士,复杂的控制程序在他眼中变成了白话文。

自此,刘辉实现了由电线路“外科医生”到数控车床“脑科专家”的华丽蜕变。

解惑授业,芬芳满安机

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刘辉的“医术”已经得到了单位的高度认可,大家都说:“有他在,用设备时心里就有底,倍儿有安全感。”在全路技术比武中,刘辉屡获佳绩,被评为“技术能手”。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只有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才能真正凸显1+1>2的效果,实现单位机械动力设备故障处理水平的整体抬升。身为技师的刘辉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永不止步的他又萌生了新念头并逐一付诸行动。2013年至2018年之间,他先后着手完善全段机械动力设备维修指南,规范设备维修指导书,组织研制电气综合试验台;跟进现场,和老师傅们探讨设备维修方法,并将相关的经验积累记录,编制成60多套机械动力设备维修作业“五色图”,作为电工培训教案及作业标准。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徒弟王勇获得第二届“十大诚信安机人”荣誉称号;孙哲也在集团公司比武中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刘辉相信,未来可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通过年轻人的奋斗,安康机务段将会迎来更加浓墨重彩的美好明天!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