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岗精神生新辉

铁路一线   2019-01-12 08:19:49  10浏览 作者:

这里是全路艰苦奋斗的一面红旗。这里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十大精神”的发源地之一。

20世纪50年代,原嵯岗铁路给水所工长吕长松提出“不向国家要一块煤”的号召,他们自己动手编制柳条筐,从蒸汽机车的炉灰里挑拣煤核烧锅炉,保证机车的正常供水,多年来为国家节约原煤上万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嵯岗精神”也一代代传承下来。

1月4日,来到滨洲线上的四等小站嵯岗站。嵯岗站只有30名员工。“小站虽小,却是呼伦贝尔草原上唯一一座集原油存储、运输于一身的转油运输站,每年有86万吨原油从蒙古国进口到这里,再转运到全国各地。”站长李鑫自豪地介绍。站长室墙壁上,“我为祖国运石油”的红色大字,在冬日照耀下,熠熠生辉。

走在清新整洁的小站,“用心、感恩、奉献、务实”“同努力、共发展、乐奉献,打造新的嵯岗精神”的标语随处可见。一个行动胜过一打口号:为了防止油罐车下部卸油孔泄漏,客货值班员周富找来废弃的汽车轮胎里带,剪成小胶垫加固到卸油孔上,有效防止列车运行中原油泄漏问题的发生。8年来,他手工剪出小胶垫上万个,这不正是新时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嵯岗精神的体现吗?

10时40分,机车的轰鸣声打破了小站的沉寂,繁忙的装运原油作业开始了。“石油专用线挂车63辆,6道摘车63辆,4道挂车63辆,石油专用线对位装车……”10时45分,行车室内,值班员斯日古楞传达完调车作业计划,身背电台的调车员徐景龙和连结员胡海涛全副武装,快速向站场奔去。

12时许,上千米的石油专用线上,副站长刘宝民和货运员包海波手拿活口扳手和小胶垫,目不转睛地穿行在油罐车旁,精心检查着车辆状态。随着一排排注油管里吐出滚滚“黑金”,两人的脚步才渐渐停了下来。

临近傍晚,又一列“油龙”披着夕阳的余晖驶进车站,小站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我在嵯岗工作了大半辈子,吕长松的精神激励着我成长,我们必须传承好,赋予嵯岗精神新的内涵和活力。”57岁的客货值班员周富誓言铮铮。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