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火炉难以忘怀

铁路一线   2018-12-14 11:21:00  0浏览 作者:

看着满天飞雪,学生时代围炉晨读的情景再次浮现,虽然当时不知绿蚁酒为何物,红泥炉却再也熟悉不过。入路20年,怀揣学生时代的憧憬与梦想,我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唯独关于红泥火炉的记忆却始终难以忘怀。

我刚参加工作时,大秦线主型机车还是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这种机车功率孝故障多,夏天异常闷热,冬天只有驾驶台下的脚炉和侧墙上的壁炉散发着一丝热气。现在,大秦线主型机车早已升级为和谐型机车。和谐型机车不仅功率比20年前的韶山1型机车提高了3倍多,而且全面采用高度集成的功能模块,完全实现了计算机网络控制,发生故障全部利用计算机下载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有故障率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密封性能极佳的驾驶室内装有空调,保证火车司机冬暖夏凉。机车内还有休息室,配备了卫生间、冰箱、微波炉等人性化设施,彻底破解了火车司机长时间、长距离值乘难题。

20世纪90年代,扳道房还十分普遍,机车出入库、转场转线都要依靠人工扳动道岔来改变运行股道和方向。冬天,扳道房会生起火炉,是那种铸铁的圆形炉子,炉膛里大块的煤烧起来,炉壁都能烧得通红。我经常利用进扳道房签字的机会,烤一会儿火,有时扳道员还会从炉膛下钩出两个烤得焦黄的土豆让我吃。

这不禁让我想起上学时生炉子的情景:每逢值日,我们几个同学都要早早出门,顺道从积雪覆盖的草垛下掏一把柴草,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到几根干树枝。到了冰冷的教室,我们先要清空炉膛里的煤灰,然后在最下面铺好柴草,再架上折成小段的树枝,最上面放上几块拳头大小的煤块。这种用砖头和泥巴垒成的红泥火炉,通风是个大难题,需要不停地用书去扇风,几个同学轮流上阵。炉膛里反冒出来的烟,呛得人直流眼泪。冻得通红的小手,经常生满冻疮。记忆中,冻疮时常发作,直到上了高中,我手上的冻疮才慢慢养好。

那时我就在想,要是道岔都能自动转换、机车上都能装上暖气,该多好啊!随着铁路飞速发展,2004年大秦线开始扩能施工,铁路主要站尝整备场全面采用自动道岔取代手扳道岔,信号楼值班员只需面对显示屏,轻点鼠标即可完成道岔转换和信号开闭作业。

如今,大秦铁路率先实现了重载技术装备现代化。2014年4月2日,长近4公里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试验成功,2018年又将日运量目标锁定在130万吨的历史新高。我们大秦线职工在自觉承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任务中,继续先行,奋斗圆梦。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