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缝补补”一年省下35万

铁路一线   2018-10-14 12:26:28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10月9日,牡丹江机务段检修车间电器备品组职工刘佳鑫午休时间没休息,在班组操作台上鼓鼓捣捣半个小时,一个烧损了的机车电磁接触器触头就变成了“新品”。“这一会儿又省下100元,值1刘佳鑫高兴地说。

刘佳鑫所在班组承担该段11种型号机车的电器部件大修、中修和小辅修任务,在修旧利废、节约成本支出上,几乎人人有绝活。他们利用普通电线制作步进电机和功调电阻的连线,每月能节省连线购置费1500多元;自购零部件研制电阻制动器石棉垫、石棉压条打垫机,每年可节约材料费5万多元。目前,这个班组可以修旧利废的配件种类达到了21种,每年可节约材料费35万元。

过去,该班组负责维修的电磁接触器触头出现烧损后,多数是废弃换新。刘佳鑫和班组其他7名女职工深感可惜,便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耐心,利用手锉、砂布等工具反复打磨触头灼伤蚀点,让多数电磁接触器触头重新“返岗”。

“能自己动手制作的配件就不花钱外购,能省一分是一分。这几年我们尝到了甜头,下步再琢磨琢磨,还有空间可以挖。”谈到修旧利废,工长付长林说。

高智强 秦国忠

编后 物质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能丢,对于班组这个大家庭而言更是如此。电器备品组的8名女职工从“一针一线”开始精打细算,将普通电线变成电阻连线,让废旧磁头重新“返岗”,为修旧利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 文明之花绽北疆
  • 125名司机鉴定合格迎哈牡间动力升级
  • 线上线下都有技术标准“图书馆”
  • 小圆环解决大问题
  • 平安厂区开出平安车
  • 高温下的聚焦,看那些平凡却闪光的劳动者
  • 技术明星实力圈粉
  • 抗联“小交通”张守范
  • 生产废水“活”起来
  • “文化列车”送精神食粮到一线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