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的最后一个春运

铁路一线   2018-03-28 16:47:13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3月12日,7时刚过,武汉电务段楠姆庙工区职工于金发像往常一样准时打开信号机械室门,走到监测电脑前,目不转睛地查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信号工的工作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安全来不得半点虚假,我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尽管工区只有他一个人,但于金发从不偷懒。

已经在此工作了40多年、党龄近30年的于金发,今年4月份就要退休了,这也是他在岗位上的最后一个春运。工区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信号设备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老于见证了工区变迁和铁路技术更新发展,是公认的技术“大拿”。

“超过千台继电器构成的庞大电路系统,保证着室外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等设备的运用安全,必须烂熟于心,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继电器上下起落的声音,在我听来就像美妙的乐章。”在40多年的工作中,于金发早就记得每一台继电器的位置、接点、作用和声音。

“工区小菜园还要翻整土地、青年职工培训工作还没弄完、月底道岔还要检修养护……”想到不久后就要退休了,老于不舍地说。工区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这里早已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一草一木、每台设备都是他的“老朋友”。

“站好最后一班岗,干好最后一个春运,算是对自己铁路生涯最好的尊重吧,但铁路情是割舍不断的。”老于不禁感慨道,言语中满满的不舍。

秦 涛 周 明

  • 公 示
  • 炎炎夏日站高温 脉脉温情武铁人
  • 小班组的“青”面貌
  • 班前一考纳入规定动作
  • 职工投票评选年度汉字
  • “变废为宝”是中国铁路在前进道路上的“助力剂”
  • 武汉铁路局以赛促学练好“内功”
  • “有事儿您说话”
  • 筑牢支部建设的坚实根基
  •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