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筑天路

铁路一线   2017-10-27 16:10:25  0浏览 作者:藏语:吉祥如意

■本报 唐克军 本报 车华东

“盼了一辈子,坐上火车去拉萨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110月的一天早上,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卧龙镇江中村,70多岁的藏族老大爷扎西热切地望着村前的铁路工地,手上的转经筒不停转动,仿佛在催促:“快点!再快点1

这条路,就是比青藏铁路更具挑战的史诗级铁路——川藏铁路。同为进藏大通道,相比青藏铁路,川藏铁路要短100余公里,但建设难度更大,建设周期更长。川藏铁路建成后,将承担起超过48%的进出藏客运量和41%的货运量,并彻底改善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地区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变西藏经济发展面貌。

再登天路,初心不改

“2001年,伴着青藏铁路开工的号角,我们来到海拔4800米的雁石坪边,参与了青藏铁路的建设。2015年再登‘世界屋脊’,我们不成功不下高原。”2015年6月,接到修建川藏铁路拉林段的“军令”后,中国中铁十局集团川藏铁路拉林段项目部经理胡庆堂默默立下誓言。他和同事们背起行囊,在海拔3100多米的林芝市米林县卧龙镇将军岭下安营扎寨。

很快,40%的含氧量、22摄氏度的昼夜温差以及强紫外线让他们就吃了一顿“杀威棒”:晚上睡不着觉,鼻孔流血,嘴唇干裂,出行带着氧气瓶。

工地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刚进场修便道那段时间,因为忙加上没信号,施工队长高峰2个多月没与家人联系,利用去镇上办事的机会,他赶紧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嚎啕大哭:“2个多月没个信,我都准备报警找你了1

这在他们眼里只是小事儿。两年来,道路险恶、物资匮乏才是大问题。为保证机械、物资顺利进场,项目部在雅鲁藏布江旁修便道,后来水位上涨将便道淹没,水泥、砂石、搅拌罐等就摆渡过江,水流湍急,暗礁遍布,船小设备大,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有一次,项目部副经理刘铁军在跟船时,看到船左右摇晃得厉害,二话没说就跳到刺骨的江水里拉紧绳子稳定船身,幸好是在浅滩区,水不深才没出危险。凭着他们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工程得以快速推进。

离家很远,离天很近

在这里,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年轻人在坚守。用他们的话说:“从没感觉过离家那么远、离天这么近1

让我们跟随项目部“90后”技术员陈兵的脚步去丈量他的“通天”之路:从合肥出发到成都,历时25小时;从成都到拉萨,历时44小时;从拉萨到工地,历时11小时。80个小时的车程,让他感觉一次就把一辈子的火车坐够了。

今天他们的“远”,正是为了明天藏族同胞的“近”。开工时分配来的31个大学毕业生到现在仅剩下17个。有的是家里人反对,有的是女朋友下了最后通牒,有的是受不了环境的艰苦,走的有千百种理由,留下来的只因一个信念:“舍不得这个建设超级铁路的机会,人一辈子能遇到一次这样的工程,值了1

其实还有更大的难题等着他们去破解。拉嘎隧道出口附近的地质环境是流沙卵石层,流沙里面伴着大块的鹅卵石,按照平常隧道施工采用的超前探孔法地面打不进去。项目部群策群力,勇于创新,采用双层超前小管棚工艺,短进尺、弱爆破,勤观察、紧封闭,最终平安进洞。

感谢你们,扎西德勒

来到西藏,藏族同胞淳朴的民风、对铁路事业的支持、对“天路”早日开通的热切祈盼无时无刻不感动着建设者。摆渡物资过江时,藏族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冒着生命危险驾船抢运;修理便道时,藏族同胞没有讲条件,主动清理地表附属物;逢年过节,藏族同胞请他们共度佳节,以解乡愁……

“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为了方便藏族同胞出行,项目部打通了一条100多米的沿江隧道,截弯取直,缩短村落与省道距离20公里;为了方便周边村落出行,项目部新建、改建、扩建便道24.2公里,让牛车道变身双车道,打开了当地千年的封闭之门;村民修房时,项目部主动提供机械,惠及村民10多家……80岁的江中村村民索朗次仁激动地说:“当年‘翻身农奴把歌唱’,我为解放军背粮食、送弹药,今天你们为我们修铁路、修民房,感谢你们,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1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