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机务段用“数字”标清安全基准线

铁路一线   2017-02-09 09:17:57  186浏览 作者:孙鑫权

集宁机务段配属机车155台,日走行约6.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圈多,安全压力巨大。针对个别规章制度只有模糊笼统表述、缺少定量要求、乘务员行车全靠经验把握的现象,他们坚持问题导向,把分散在各处的行车要求用简单明了的数字进行解读标注,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冬季雾霾天气多,是弓网故障的高发期。一些出厂时间早的电力机车未安装车顶绝缘检测装置,乘务员首次升受电弓前需确认机车网压表的感应电压,来判断绝缘情况。感应电压究竟是多少,该段技术人员查阅资料后,明确规定为1000V以上,低于该值,乘务员必须通知检修、整备车间的职工进行擦拭、保洁车顶绝缘子,感应电压符合要求后再升弓,防止因盲目升弓烧断接触网构成C类事故。

在呼和西、呼和南、庙梁等大型编组站,线路复杂,多方向开车,短进路调车信号多,为避免误认信号,该段安全管理人员登上机车,坐在司机座椅上,透过前窗观测瞭望盲区的范围,明确规定机车距调车信号机不足5m时,副司机必须下车确认,避免看远不看近误认信号动车所导致的调车事故。

为防止牵引重载列车在高坡区段通过电分相前由于运行速度低,造成停在电分相区内的安全隐患,该段通过牵引计算,结合坡道大小和天气状况,并征求乘务技师的意见,分线路制定列车通过各个电分相的最低控制速度,供乘务员执行,一旦受前行列车影响等信号低于限制速度,就直接停车请求救援,避免停在电分相内救援不便扩大对运输的干扰。

“规章制度不能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要定性精准化、定量数字化,便于乘务员掌控,才能保证行车安全。”集宁运用车间安全副主任刘玉林说。

(孙鑫权)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