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堆里走出来的创效能手

铁路一线   2016-05-03 07:58:15  0浏览 作者:

池进行检测。徐中友 摄

重庆机务段检修车间蓄电池组工长郑世华已从事机车蓄电池检修工作长达20余年。4月19日,郑世华讲述了他与机车蓄电池的故事。

1992年郑世华来到重庆机务段检修车间,从事入库电力机车蓄电池的检修与更换等工作。从那时候开始,他便踏上了潜心研究蓄电池的征程。

2000年,重庆机务段开始在内燃、电力机车上引入铅酸蓄电池取代碱性蓄电池,即所谓的 “免维护电池”。在刚开始的试用期,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此类电池每2年至3年都要更换一次;按 “三充两放”方式维护电池一次作业平均耗时多达60个小时;经常会出现鼓包、极柱大面积松动等现象……针对该类电池的缺点,2003年底,重庆机务段提出对此问题进行攻关,研究探索解决方案。

恰在这个时候,郑世华被聘任为重庆机务段检修车间蓄电池组工长,担子一下就落在了他的肩上。起初,他整天就扎在书堆里,查阅了大量关于铅酸蓄电池的书籍。郑世华结合工作经验,开始从铅酸蓄电池的性能、结构原理以及物理、化学性能上入手潜心研究。他发现,铅酸蓄电池实质上是氧气和铅反应产生氧化铅,氧化铅再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铅和水,进而再转换为铅和硫酸。该电池只不过是把加水周期延长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免维护”。

他找回所有的报废电池,对其逐一进行检测,最终找出了5台容量、电压相当的蓄电池进行实践探索。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反复对比试验后,他摸索总结出了包括新蓄电池首次上车前的维护、运用机车蓄电池的维护保养、中小修蓄电池的维护等一整套铅酸电池养护方法。

实践证明,这套方法可有效延长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一倍以上,年均为单位节约蓄电池更新、维护成本近百万元,并使重庆机务段创造了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全段直流电力机车蓄电池无质量问题的纪录。 “贵阳机务段、昆明机务段等兄弟单位慕名前来取经学习,并高度认可了这套方法。”该段检修车间党总支书记韩建说。2012年9月,该方法已被重庆机务段命名为“郑世华铅酸电池养护法”,并成为该段打造的段级党内优质品牌。

如今,郑世华已成为重庆机务段家喻户晓的创效能手。他发明 “捆绑式编织改为链式编织”抱轴毛线编织新方法,解决抱轴发热的问题;参与HXD1C主变压器补、放油工装的制作,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一系列措施为重庆机务段节支降耗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论
    loading...